木子藍色 作品

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2頁)

 想杜淹曾兩次上山隱居,一次去長安終南山,一次則是在洛陽的山中隱居,都想走個捷徑,但都沒成功,隋朝那次隱居終南山結果還讓楊堅給流放了。

 人家武懷玉這才是真正成功的終南捷徑啊。

 但就連房玄齡也得承認,這年輕人確實有本事。

 今天政事堂新班子見面,也沒議什麼事。

 房玄齡代表政事堂,跟戴胄、武懷玉兩新宰相講究了下政事堂的一些運作方式,主要還是把中書和門下的兩個重要職責,決策和審議合二為一。

 一些重大事務,拿到政事堂上商議,商議出結果,然後要報與皇帝,皇帝通過,再拿回政事堂,到時直接走個審議過程,然後發回尚書省,再分發給相關部門執行。

 平時宰相們在政事堂呆的時間不長,有事就開個會,沒事也都還是在各自衙門辦公。

 左僕射在尚書省,御史大夫自然也就是在御史臺,魏徵身兼尚書左丞和秘書監,則要在尚書省和秘書省兩邊跑。

 此時的政事堂沒有實行政事筆制度,沒有哪個專執,也沒有輪執,但一般是左僕射主持並記錄會議。

 政事堂已經有專門的幾房屬吏,專門負責協助宰相會在政事堂的會議、工作等。

 武懷玉在政事堂還分到了自己的一個辦公室,還有一套秘書班子服務於他。

 “時間不早了,堂食時間到了。”

 房玄齡笑著起身,大家於是都起身,今天的會議就算結束,到了吃飯的時候了,身為宰相,有個小特權,在政事堂議事較晚,就可享受一頓堂食。

 這堂食標準挺高,由皇帝特旨讓光祿寺提供。

 特供宰相,比起朝會時的廊下食標準高的多。

 會食的地方是個裝飾的挺不錯的廳堂,八位宰相每人面前一個几案,菜餚豐富,且都很精緻。

 燉羊肉、煎鹿排、清蒸魚、木耳肉,包子一盤、蒸餅一盤,總共是八個菜,葷素搭配。

 主食也是很精緻。

 怪不得以前就聽說老有官員上書,說宰相們的堂食吃的太奢侈了,太不應該什麼的。

 連裝菜的都是精美的瓷器,筷子都象牙的。

 可惜沒酒。

 這是工作餐,不是宮宴,吃完了還得回各自衙門上班。

 不是朝會廊下食,沒有御史監督禮儀,宰相們吃飯也都沒那麼拘束,就跟在各自衙門裡的公廚會食一樣,還能邊吃邊聊,也算是交流一下工作。

 不過政事堂的吏員,還有門下省的官員們,他們都在另外的餐廳吃飯,沒資格過來跟宰相一起吃,甚至有嚴格規定,宰相堂食,官員不得謁見打擾,更不許蹭飯。

 張亮領導的光祿寺還是不錯的,這宰相堂食就又精緻又美味。

 那清燉羊肉,非常的鮮嫩,那個湯也是非常的清,可卻很鮮甜,肉也很嫩,那幾粒來自靈州的枸杞更是恰到好處的點綴。

 大口吃肉大口喝湯,八個菜,每個菜份量不多,基本上八個菜都能吃完,就是那個菰米飯,不是太好吃,這玩意就是茭白沒感染真菌前結出的種子,去殼後是長長的一粒黑色的米,產量非常稀少,採收還很不易,比較貴重,但味道嘛只能說一般。

 飯後,還有飯後茶點,有茶水也有當季的水果。

 喝杯茶吃點水果,再聊一會,然後就各自拍著肚皮離開了。

 唐朝的中央衙門,大部份都集中在皇城內,這也方便了官員們,尤其是對於宰相們來說,早上要朝參,然後還要回衙辦公,甚至還要到政事堂開會,有的官員身兼數職,這要是各衙門東一處西一處,這一天光在路上了。

 懷玉回了民部。

 戴胄一起回去,兩人召集部中官吏們做了個宣佈,簡單交接了一下,武懷玉換了個辦公室,從原來侍郎的辦公室,搬去尚書的辦公室。

 幫助戴胄收拾好後,懷玉這新尚書帶官吏們歡送老尚書去隔壁的吏部。

 五十出頭的戴胄走出民部的時候,是激動興奮的,上次皇帝在殿上要給懷玉加銜拜相時,他還很失落,可如今他終於拜相了。

 “民部就交給翼國公了。”

 “戴公就請放心吧。”

 戴胄在民部其實也沒呆多久,玄武門之變後,戴胄從秦王府士曹參軍到兵部郎中,再升大理寺少卿,又升尚書左丞,再任諫議大夫、升任民部尚書,基本上一年三遷。

 兩年不到,從參軍到宰相。

 其升遷速度,也是朝中驚人的,火箭軍代表,跟武懷玉一樣,被有些人妒忌的稱為倖進之臣。

 皇城十字大街中心處,便是尚書省,六部衙門左右各三部圍繞著,民部是右邊的第二,吏部在右邊第三,就在民部衙門南邊,戴胄走了幾步,就到了吏部衙門口。

 那邊,吏部官吏們已經在那裡迎接新尚書戴胄到來了。

 武懷玉新兼職的太子少詹事所在的東宮詹事府,也在皇城裡,就在民部衙門的東北邊,相隔也不遠。

 送走了戴胄,懷玉也去了民部西南邊的御史臺,免去這御史中丞的兼職了,便去跟大家打個招呼,收拾下個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