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 作品

第24章 九五至尊(第2頁)

 住皇城西,就要差些。"

 "宣城公府在金城坊也還不錯,這城西金城坊與頒政坊,也都在九二高崗上,只不過這兩坊屬於九二的尾,頭在東,土梁不高。"

 按陳興所說,長安的王公勳戚貴族世家名門,基本上都是佔據著九三九四這兩條高崗土梁所在的坊,特別集中在東面,東面更高。

 金城坊屬於九二的尾,不算高,但也比旁邊的蓮花池窪地等要高不少。

 沒進長安前,懷玉以為這座佔地八十多平方公里,有兩個半漢長安城,一個半明北京城大的隋唐長安城,應當是很平坦的,沒想到這裡其實有山有水有池的,雖整體是在原上,比周邊要高個十米左右,但原上也還有突起的六道黃土梁。

 建城的時候也只是依地勢佈置,並沒有推平。

 長安城是一座立體的城市,馬車一路行駛,也不斷的要上坡越嶺。

 "整個長安地勢最高之處,當屬初九的龍頭龍首原,那在宮苑裡。還有便是五九的樂遊原上,其最高處要比長安低處高七丈,樂遊原上有青龍寺,在青龍寺的高塔頂上,能夠俯瞰大半個長安城呢。"

 "每到九九重陽節之時,長安士庶都喜歡去樂遊原登高。不過平時那邊荒涼的很,除了連片農田菜園,房屋都見不到幾間,除了寺院就是道觀。"

 陳興的話再次讓懷玉極為意外,按他所說,這長安城雖然修了幾十年了,但其實一直都沒建完,從開皇初年建成遷入,到大業年間,長安的南城牆都才剛建完。….

 而直到如今大唐武德九年了,九五高崗以南的城南幾十坊之地,現在都還全是農田。

 基本上就是以興善寺、玄都觀、青龍寺一線為界,南面的近五十坊之地,雖也被一丈七的夯土城牆包圍在城裡面,可實際上有三十九坊之地,到現在都還完全是一片農田,連農民都不住那邊。

 還有十來坊之地,也僅是有些寺觀,以及很少的一些百姓。

 長安的鬼市為什麼在玄都觀?除了因為玄都觀有個天然地窟外,就是因為這裡實際上已經是長安城最南界了。

 再往南那些坊,其實都是鬼坊,除了低矮的黃土坊牆,其實裡面根本沒有人家,只是農田菜園,甚至是荒地。連貴族勳戚的別院,都不會建在玄都觀以南。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也很簡單,一來是當年楊堅規劃設計的時候,有些好大喜功貪大求全,直接圈了太多地,比舊長安城大了兩倍多,這麼大地方根本住不滿。

 而楊廣又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從長安帶走許多人。

 何況這座城到如今也才不過四十來年,中間還經歷了改朝換代的動盪,因此現在的長安其實還不如隋開皇末大業初那時人多。

 所以長安城實際也就有三分之二在使用,其中不少坊還沒建完住滿,最熱鬧的地方都還是集中在北半部份,圍繞著皇城的東、西城,都是貴族官員們之家,而在各城門處的坊裡,則住的多是長安農民,在南城耕種或是城外耕種。

 皇城南面到興善寺玄都觀這片上南區,則主要居住的是服務於長安皇家貴族官府的那些工匠商賈手工業者,以及來京待選、考試等等流動人口。

 懷玉坐在馬車上,看著馬車輪碾過揚起的塵土,還有寬闊街道兩邊的那夯土坊牆()...co

 ..

 ,也不由陷入思考。

 這長安城確實比較特別,封閉的坊,寬闊的街道,還有全是土的土街,極少的行人,都顯示這長安城並不繁華和熱鬧,倒是處處有幾分拘束。

 那路上高高的槐楊榆柳樹,既威武又顯得冷漠。

 長安城裡還有一百多座道觀寺廟尼寺,動則佔一坊之地半坊之地,甚至許多上城區的坊裡,也有大片的菜園、果園,都說明長安城人口不足,這座城規劃的很超前,有大片的閒置用地。

 特別是市場全集中在東西兩坊市裡,更說明經濟的落後,不夠繁榮,沒有形成街鋪坊店的局面。

 這甚至不是一座很正常的城市,所有人都圍繞著皇家宮廷、朝廷百司、貴族官員在服務。

 這座長安城是巨大的,巍峨的、威嚴的,卻也是冰冷的,甚至壓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