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 作品

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


    第287章近水樓臺先得月

    一道長城,將鹽州分為南北兩部,長城內外各有一縣。

    春雨綿綿。

    鎮邊堡南八十里,武懷玉帶著一營鹽州鎮兵來此駐紮屯田,在嚮導帶領下來到靈應山。

    “來了這邊,這是必來的。”豆盧懷讓也不知道從哪個嚮導那聽說,這靈應山有石窟,不僅依山而鑿十三孔石窟,且窟內塑像造型逼真,壁畫圖案大方,繪製精美。

    而且這還是佛道合一的寺廟。

    “聽說這寺非常靈驗,所以叫靈應山寺,以前本來叫青山的,可後來鑿了這洞窟,供了那些神佛塑像後,非常靈驗。

    求醫者病則痊癒,求兒者門生貴子,求財者財發萬貫,求壽者享年九旬,求婚者鴛鴦配雙。

    據說每年三月三,周圍數百里的百姓都來這裡燒香拜佛,不論漢蕃都來,香火旺盛。”

    武懷玉自己那是終南隱仙弟子,甚至還是如今龍門派掌門,路過寺觀,肯定也得拜拜山門。

    來到這裡發現,這靈應寺傍依山勢,居高臨下,寺前深溝狹長,長年流水潺潺,寺院座西面東,南北長約四五十米,東西寬約二三十米,鏟削平整,庭院無量大殿內,塑玄武大帝像,左龜右蛇二神侍立兩側。

    寺內石窟十三孔,各有廟號,一窟龍王廟,二窟娘娘廟,三窟藥王廟,四窟地藏王廟,五窟百子觀音廟,還有財神等廟。

    神佛塑像都很逼真,洞窟內還有彩色壁畫,也很精美。燈筆小說網

    看那塑像壁畫好像時間並不久遠。

    可這樣香火旺盛的寺廟,居然也被梁師都把人給帶走了,留下空蕩蕩的山寺。

    嚮導告訴懷玉,這石窟傳說是在北魏時開挖的,不過曾毀於戰火,還曾被馬賊佔據為寨,後來隋朝修長城時,有出家人向鹽商們籌錢,然後重修了此寺,塑像、壁畫也是那時弄的。

    懷玉好奇的是像這裡比較缺水乾旱的地方,居然還有龍王廟,你說修有鹽神、財神、藥王、送子觀音等,都還好理解。

    “正因缺水乾旱,所以才要修龍王廟,好祈雨降甘霖啊。”豆盧懷讓的話倒是讓懷玉點頭,確實,缺啥才供啥嘛。

    四面青山環繞,依山鑿窟,可惜現在斷了香火。

    懷玉安排一隊士兵暫時駐紮於此,既為保護此地,也有意在此旁邊建立一個驛站兼充烽堡作用,以後這裡恢復,肯定會仍然香火旺盛,人氣很足,甚至會形成廟會、集市,現在提前安排點人在這裡。

    給各路神佛們上了柱香,懷玉便又回了北面的營地。

    在其西北,原有一個堡寨,如今也沒了人,但那裡有不少田地。

    其實鹽州長城以內,還是以農耕為主的,這裡耕地也並不少。

    “鹽州總共有五萬多頃地,還有幾萬頃的草場,七成的耕地是在長城內,三成在長城外。”

    “有這麼多地?”

    張承德說他是查閱了靈、鹽兩地以往的檔案,這個數字是不會錯的。

    “可惜地雖不少,但乾旱缺少,水澆地極少,八成的地都是靠天吃飯,全靠降雨,沒有水渠可引水灌溉,以往這裡種的也是穀子、糜子、蕎麥為主,幾乎不種麥子,”

    張承德指著他們面前的這片地方,“這裡前朝時叫青山鄉,官府記載有耕地十萬畝,有地面溝泉二十一處,但水澆地只有不到兩萬畝。

    草場倒是有五萬多頃,林地也有三萬多頃。”

    乾旱少雨,沙大風多,冬長夏短,春遲秋早。

    大部份的地,畝產只有幾十斤。

    軍營選的這處地方,叫月泉,因有一汪如新月般的泉水湖,周邊還有兩萬來畝地,其中有幾千畝沿溝泉的地可引水灌溉。

    以往這裡還是比較興盛的,可也在戰爭中殘破,剩下的人還被梁師都給強制遷走了,留下了那些地。

    甚至有的地裡還已經翻耕過了,有的還已經播下了種子。

    只是堡寨被放火燒了。

    懷玉將一個團駐紮於此。

    二百人,兩萬畝地,甚至還有幾千畝水澆地,地多的他們都屯墾不過來。

    豆盧懷讓建議是將一萬畝地劃給鹽州鎮邊軍青山團,相當於按每兵五十畝屯田。

    剩下一萬多畝,鎮兵也屯種不過來,便收為官田,部份做公廨田、職田、學田等,其餘的則拿出招租商屯,或是直接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