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蓬堂主 作品

第26章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

陳龍回到了南方之後,就在江寧府,蘇州府,杭州府都投資了大量錢莊和當鋪生意,也做古董生意,積攢了大量錢財。

 他三個兒子都長大了能獨當一面打理生意,他自己無聊又開始研究古董作偽,這陳龍應該算有怪癖。

 他也不缺錢,但是他就是想找個興趣,可能也是對自己的能力有個提升肯定。

 只不過他對自己要求的地方特殊,前半生學習盜墓,後半生學習造假。

 陳龍起早貪黑廢寢忘食的研究造假作偽之術,幾年內,什麼青銅器,瓷器,玉器,金器銅器,字畫等等,幾乎做出的東西真偽難辨,他在其中自娛自樂。

 他做的東西有時候也流傳出去賣出高價,他還很高興,不是因為賺錢騙到人了,而是他的水平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另外,陳龍從廣東到蘇州府之後盜墓時候,他有個原則,從不把墓葬東西都拿光,總會留下一半。

 據說焦四這人也這樣,總會留下一部分不全部拿走,可能是為了敬畏死者還是圖個心安,反正是這麼個風格。

 我認為不一定是為了敬畏死者,你都把人家墓挖了,還敬畏啥?可能是東西太多不好拿,便宜的不要扔下了。

 這個陳龍到了蘇州府之後乾的事確實不是拿不動,是不想拿,打開墓葬只取一半,一半拿回來參考造假,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這是怪癖,外人很難理解。

 你費勁巴力的冒著危險挖墓,只取一半不可理喻,但是他就是這樣做了。

 這也能理解為何峰城他只拿走一隻靴子,留下一隻的原因解釋。

 他想都拿走靴子只是一伸手的事。

 據說那個墓他就是帶著三四個人乾的,但是那個絲帛卷軸他當時確實沒發現,畫軸放在耳室,沒來得及打開,就被百姓發現,他們跑了。

 他還是低估了北方當地的民風彪悍,而且當地很多禿山野嶺,也容易暴露目標,他考慮的很周全,唯一忽略了一點重要的事情,天氣。

 北方的秋天很短,來的極快,他幹活的時候莊稼都還長著,樹木翠綠,十來天的功夫,忽然發現樹葉枯黃掉落,滿地都是百姓在收割莊稼。

 當地百姓有上山砍柴過冬的習慣,就這樣他們盜墓的時候被發現了。

 地利人和都全,沒佔天時。峰城畢竟不像南方,南方樹木成林,草木繁盛,幹活不容易被人察覺。

 據說他回到蘇州府,決定就此洗手不幹了。

 《象辭》說:“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陳龍精通周易,深懂盈不可久,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盜墓行業他認為自己已經到巔峰,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北方之行讓他頓悟。

 陳龍也五十歲了,子女也大了成人,他後半生洗心革面,不過還是潛心研究作偽,這是興趣,不是為了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