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304章 綠島以東海戰

在無人反對的情況下,朱先釺將攔截地點放在綠島東側海域,理由嗎,一個是綠島與臺灣島之間的航線有從北向南的黑潮,如果倭寇靠近臺灣島一側航行,勢必要損失3至5節的航速,第二個是這一帶暗礁密佈,很難夜間高速航行。第三個理由,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儘管大明不斷放出風聲,襄陽編隊仍然在倭國九州島一帶海域活動,並且號稱要讓第一艦隊南下支援作戰,也讓倭寇的特別討伐艦隊雲集與此,如果在琉球群島一帶攔截對手,保不齊還會碰上倭寇主力艦隊,這樣必然會得不償失。

 7月3日凌晨,襄陽編隊順利抵達綠島北側海域,並且完成一切戰備準備。

 7月3日上午九時十三分,天氣良好,早上的霧氣全部消散,岳陽艦前桅杆觀測手率先發現了東側12海里外的航行煙柱,被後世稱為“綠島以東海戰”的這場戰鬥就此展開。

 其實,一開始,春日編隊四艦是拒絕與大明戰艦交戰的。

 在從意呆利出發之前,春日編隊的指揮官接到國內電報,稱與明國交戰順利,大獲全勝,要求四艦穩妥返國,不到一旬時間,又接到海軍省加急電報,稱明國四艘新式裝甲巡洋艦在本國沿海鬧騰的厲害,急需火力與對手類似的春日級裝甲巡洋艦回國進行圍追堵截,讓四艦火速返回。

 來來回回折騰之後,春日編隊甚至連炮術校驗等驗收科目都沒有完成,就踏上返國之旅,其後,在金蘭灣進行補給時,與國內再次聯繫,考慮到明國幽靈艦隊一直在九州島以東海域活動,聯合艦隊準備派出特別討伐艦隊第一戰隊,也就是出雲等六艘裝甲巡洋艦,在衝大東島一帶海域接應,按照計劃,經過危險最大的巴士海峽後,最多還有一天多點時間,就能與第一戰隊取得聯繫,何必此時與明國數量不明的戰艦糾纏在一起。

 因此,坐陣春日號裝甲巡洋艦指揮的回航委員長山田彥八少將在明國四艘裝甲巡洋艦生火高速追趕時候,採取的對策是高速取捷徑前往東大沖島方向。

 經過近兩小時的急速行駛後,山田彥八少將發現不太對勁,一開始雙方相距近22千米,儘管春日四艦燃煤消耗量較大,已經達到輕載航行,並且用著近22節的強壓通風狀態超速行駛,居然還一點點被明國戰艦趕上來了,雙方直線距離拉近到14千米左右,這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