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283章 朝鮮海峽

隨著無線電報的發送,相距六千米的襄陽艦上,朱先釺第一時間接到倭寇主力來襲消息,還沒等代理艦隊長確定撤離方向,襄陽艦觀測手報告,東北方向八千米處發現不明戰艦,數量十二,其中四艘剪影較大,明顯是倭寇剩餘的四艘裝甲巡洋艦。

在倭寇戰列艦第二輪開火後,朱先釺下令通知資陽艦、簡陽艦、岳陽艦,高速脫離戰鬥,向東南海域,也就是長崎方向行駛。

5月25日夜間十時許,襄陽編隊四艦在24節航速下,狂奔近百千米,終於擺脫倭寇兩個方向堵截。

在航行過程中,艦上通訊部門不斷接收發到長崎方向密集的無線電通信,儘管尚無法解譯通信內容,不過用腳指頭也知道整個聯合艦隊主力,還有駐守本島的倭寇第三艦隊被驚動起來。

下一步,襄陽編隊的作戰計劃就需要朱先釺獨斷了,儘管前一日的作戰會議,大部分人的建議是繞行返回松江港,如果作為對手,既然追不上像飆車一樣迅猛的襄陽編隊,那第一優先考慮就是扼守其返航必經之路,高航速必然帶來燃煤高消耗,四場戰鬥下來,主炮彈藥怎麼也會被消耗大半。

事實也是如此,從5月23日凌晨出發,不到三天時間,有近五十個小時處於在急速航行狀態,平均每小時燃煤消耗超過10噸,現在襄陽編隊各艦居然消耗燃煤超過一半。關於彈藥消耗問題,前前後後開戰四次,儘管取得打沉倭寇巡洋艦三艘、驅逐艦三艘、魚雷艇一艘,擊傷裝甲巡洋艦一艘、魚雷艇兩艘,且己方僅有資陽艦和簡陽艦輕傷這麼豐碩的戰果,不過整個編隊累計消耗200毫米主炮彈藥1700餘發,75毫米速射炮炮彈4200餘發,平均各艦每門主炮開火50餘次,槍炮部門統計後認為命中率不到2%,儘管有編隊剛剛服役人手訓練不足、雙方交戰距離非常遠並且都是高航速情況下取得的,不過最大的問題是整個編隊上下人困馬乏,從出航到現在,平均每半天左右就有一次交火,並且還有持續不斷的全速航行,這三天下來,平均各艦主要戰位上大部分軍官也就閤眼五六個小時,就是鐵人也撐不住了。

按照朱先釺說法,前面群毆倭寇的老式巡洋艦和魚雷艇,應當是漢陽級裝甲巡洋艦的強項,設計之初就是如此,取得現在這種戰果毫不意外。

不過如果現在貿然返航,就要正面硬槓對手戰列艦,按照理論計算,襄陽四艦逼近到對手三千米以內,才能擊穿對手450毫米的裝甲鋼,到這個距離,要是捱上對手一發305毫米的主炮,餡大皮薄的漢陽級100毫米舷側裝甲就先頂不住了。

尤其是襄陽編隊孤懸海外,與中央艦隊和國內都無法取得聯繫,甚至連倭寇聯合艦隊主力被吸引回來消息,國內都不一定知道,也就是說現在只能依靠自己進行拉動創造機會。

向西、向北,有倭寇六六戰艦圍堵,如果硬碰硬,明顯是死路一條。

向東、向南,有佐世保的倭寇第三艦隊攔截,要是碰上數十艘老式巡洋艦和魚雷艇,就算編隊沒有戰沉,只要是有一艘被擊傷,必然也會導致整個編隊被困,沒準會出現螞蟻咬死象的結局。

現在擺在朱先釺面前的是怎麼跳出包圍圈,只要突破濟州島、對馬海峽、九州島的束縛,還有倭寇艦隊的攔截,下一步動向都好辦。

幕僚部眾人就看到代理艦隊長在艦橋上來來回回的兜圈子,翻來覆去的翻閱各種戰報和各艦的統計資料,5月26日凌晨三時許,作為領艦的襄陽艦桅杆觀測手報告,在東南方向發現疑似不明燈光,疑似倭寇戰艦,資陽艦高速從編隊從前出,半小時後被核實為倭寇一艘中型貨輪,雙方交戰至今,海上早就一片風聲鶴唳,怎麼可能會有一艘孤零零的倭寇貨輪在海上游蕩,顯然有偵察嫌疑,資陽艦以探測到對手發送無線電為由,舷側三門75毫米速射炮兩輪開火,乾淨利索的將其送入海底。

儘管如此,也是讓幕僚部上下驚出一身冷汗,按照現在這個態勢,最遲天色放亮以後,可能就被對手發現。

朱先釺在接到擊沉疑似倭寇偵察船發出無線電的消息後,將手重重的拍在一疊報文上,獨斷下令,整個編隊左轉75度,方向朝鮮海峽。

在編隊轉向過程中,最上面的一份報文在桌面上滑動,露出編隊啟航前,第二艦隊報告的兩艘驅逐艦和兩艘補給艦疑似逃往鯨海消息。

整個對馬海峽西南至東北方向方向,全長約200千米,寬90千米左右,海峽入口處有對馬島,因此南側被起名為對馬海峽,北側由於靠近朝鮮釜山,又被大明稱為朝鮮海峽或者釜山海峽,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海上早晚溫差較大,海水受到蒸騰,海上凌晨和傍晚時分也是起霧最嚴重時候。

5月26日凌晨五時許,由於臨時出航,缺乏海峽水文資料,在將白的拂曉和升騰的海霧中,嚴格燈火管制和保持無線電靜默的襄陽編隊進入海峽。

此時,站在襄陽艦正面寬大的航海艦橋上,向前看去,艦首前方一片白茫茫的,偶有一片海霧飄過來,艦首的主炮塔頓時消失不見,讓端著望遠鏡的軍官們不時嚇出一身冷汗。

由於能見度不到500米,微弱的夜間航行燈,在將白未白的天色中更不顯眼,原本想依靠航行燈拉開距離防止碰撞的一路縱隊,無奈之下,航速降到6節,各艦距離拉開到450米,也就兩個船身的距離,原本想著再拉開一點距離,不過指揮官不敢冒險繼續疏散陣型,要是真的拉開超過500米,各艦之間馬上就失去聯繫。

在目前情況下,兩艦之間操作稍有不慎,不到兩分鐘就會碰撞,前後桅杆和上甲板的加派的觀測手,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各個方向觀察海況。

除了艦首破開海浪的拍擊聲,艦體深處機器有規律的轉動聲,整個艦橋裡靜悄悄的,操舵手只能依據航海長賴德潤中校親自下達的短促口令,偶爾調整一下航向。豆大的汗滴,不斷的從賴德潤中校額頭滑落。

下層後側的通訊艦橋裡,不斷髮現有新的無線電電臺在發送報文,顯然倭寇海兵被氣急眼了,整個聯合艦隊和第三艦隊搜索無果後,也開始向海峽前進。

同樣受制於這凌晨的大霧,導致倭寇海兵根本不敢高速行駛,只能讓駐守本州西海岸的魚雷艇儘速前來攔截海峽北口,後面的戰艦隻能貼近本州島一側低速航行。

上午八時許,朝陽高升,氣溫急劇上升,原本瀰漫的海霧一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此時,對照海圖,從凌晨三點開始進入海峽,五個小時時間,整個襄陽編隊只不過航行不到50千米,剛剛經過右側的對馬島。

此時,也就距離九州島西北海域玄界灘漁場不到十五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