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270章 裝巡出征

大明曆527年5月23日凌晨三點整,松江基地接到大本營和海兵都督府發來的聯合電報,任命大本營參議朱先釺少將為第三艦隊代理艦隊長,全權負責艦隊對倭寇作戰事宜。

 23日凌晨四點整,在基地指揮官張烈見證下,朱先釺登上襄陽艦,發表了只有一句話八個字的上任感言:“艦隊出動,乾死倭寇”,而後升起第三艦隊指揮旗和海兵少將旗,進行出征準備。

 23日上午六點零六分第三艦隊襄陽艦、資陽艦、簡陽艦、岳陽艦拉響長長的汽笛聲,次第通過鬆江基地港區最外圍的燈塔,然後編成一路縱隊,濃密的黑煙從煙囪中不斷升起,四艦不斷加速駛向東方海天交接處。

 此次出征,朱先釺將原本艦隊建造督察組的幾位得力干將都帶出來,于敏中准將擔任編隊幕僚長,負責具體作戰籌劃事宜,葛麥克上校擔任編隊總炮術官,趙瑞麟中校、趙延年中校、符國芳中校、蘇子英少校都是朱先釺在大學堂遠航訓練帶過的學員,分任四艘戰巡的炮術聯絡官。

 為了防止無線電暴露位置,四艘戰艦之間要求白天用旗語通信,夜間燈光通信,如果沒有朱先釺命令,嚴禁擅自開啟無線電發送信號,只不過還可以接收。

 上午八時許,就在治武帝陛下向全國發表對日宣戰的廣播聲中,襄陽艦的戰術艦橋裡,朱先釺判斷,由於第二艦隊覆滅已經超過24小時,倭寇不可能還在原地打轉,如果主力艦受損不重的話,經過一個上午的修整,此刻應當正在整軍北上,準備打第一艦隊個措手不及。

 海戰地點是濟州島西南80海里,距離松江基地300海里,距離北虜旅順口基地380海里,趙瑞麟中校趴在海圖桌上,用三角尺和圓規很快在海圖上標出倭寇的可能活動範圍,按照倭寇編隊10節左右的航速,已經過去14個小時,140海里半徑的圓形區域,這活動範圍太大,根本無法確定攔截。

 根據邵鐵均留下來的幕僚部判斷,排除掉返港選項,倭寇只會有三個選擇,一個是採取最短路徑,直奔旅順口方向,第二個就是直撲松江基地方向,第三個就是偷襲海州基地。

 第三個選項明顯不合常理,即使第一艦隊沒有返港,光海州基地依山建造的炮臺群,就會讓倭寇喝一壺的,更別提一旦進攻不力,第一艦隊返回,反而會被兩面夾擊,這個選項首先被排除。

 第二個選項有一定合理性,但可能性不大,只要腦子清醒的指揮官,都不會明火執仗的去攻打有炮臺防護的港口,不過為了以防萬一,現在裝甲巡洋艦四艦的航向也是直衝300海里外第二艦隊覆滅海域而去,如果倭寇採取第二選項,已經航行140海里,後面四艘裝甲巡洋艦採用24節航速,四個小時就能看到倭寇艦隊煙柱,不到五個小時就會開戰。因此,裝甲巡洋艦編隊還要保持這個航向至少四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