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151章 造勢

開席之後,熱菜就像流水般端上來,第二道是鍋貼乾貝,按照桌面轉盤,先是順時針轉起,等到了朱先釺前面時候,還剩兩塊,剛準備伸筷子,隔壁的鄭春海這個老東西,別看年齡大了,耳朵也背了,不過身手之敏捷一點沒拉下,用著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兩塊乾貝一起納入自己的碟子,一邊夾一邊嘮叨,好久沒見到皇家御廚出手的乾貝了,怎麼也得多嘗一嘗。

就在朱先釺訕訕的順勢夾起一塊板鴨時,老東西又開始嘮叨,別看這乾貝看起來平常,可是要上好的豬網油墊著,抹上蝦締攤平,再嵌上乾貝,油鍋中煎到豬網油變成金黃色,再墊上火腿末,撒上綠葉末,這道菜練的是大廚眼力和手快,稍微慢一點,這味道就不一樣了。

不過這大冬天的,也難為大廚找到合適的綠葉菜了,鄭春海一邊吃一邊閉著眼睛品評。

朱先釺苦笑著嚼著鹹死人的板鴨,心裡默唸,老東西,豬油吃多了,也不怕得脂肪肝。

還沒碎碎唸完,鄭春海又開口說道,此物雖好,不過豬油也不能吃多了,只要這油脂香味浸到乾貝裡面就行,老夫今日就只吃乾貝算了。

隨著宴席開始,鞭蓉蝦仁、清燉雞孚、黃燜鴨、金腿燉腰酥、金陵圓子、貴妃雞翅、雞茸鮑魚這些應天府最流行的菜式流水般的端上來,菜過三味之後,朱先釺還是按照規矩,一個個開始敬酒,主桌上全都是前輩長者,還好大家都知道朱先釺傷愈未全好,也就是黃酒意思意思,不過看樣子嗎,老東西都是對菜品感興趣,喝酒什麼的,實在是順便。

第一輪敬完,開始端上著名的“金陵三叉”,第一叉就是叉燒烤鴨,材料嘛,必須是江寧南鄉的麻鴨,成祖朱棣將烤鴨帶至順天府,兜兜轉轉之後,弘光又從洛陽將這道菜帶回應天府。

第二叉就是叉燒酥方,五花方肉修成長方塊後插入烤叉,入炭火烤至表皮起薄黑殼,褪叉刮淨黑層,再上叉烤至皮呈橘黃色,颳去焦皮,反覆數次後將方肉翻身,直至烤方成熟時離火褪叉。將脆皮、方肉分別切片上桌,看起來皮色光亮,外皮酥脆,肉質鮮嫩,油而不膩。一道不起眼的五花肉要近兩個時辰才能大成。尤其是這豬肉,必須是嘉興府的黑豬,說來好笑,洪武帝並不忌諱豬字,反到了正德年間,禁止民間養豬,武宗本紀中記載,“九月,上次保定禁民間養豬,著為令”;武宗實錄中則稱,“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一場鬧劇一直持續到正德帝駕崩之後,萬曆年間“照得養豕宰豬,固尋常通事”,等到了明室南遷之後,萬事從頭來,這條禁令才徹底消失。

往後第三叉就是叉燒鱖魚,原本用的是長江鮰魚,因為季節太短,百餘年前改為四季可用的鱖魚,此道菜,一樣是刮鱗去除內臟骨刺,醃製後塞入冬菇、鮮筍,同樣用豬網油疊包齊整,擺入鋪有香蔥的鐵絲網上入叉,然後放至烤爐翻烤,端至堂前,褪叉後在魚腹部直劃一刀,露出餡心裝盤,色呈金黃,外皮酥脆,肉質鮮嫩,蔥香撲鼻。這道菜因為要即食即劃,御前不可能動刀,讓御廚手藝一直無法施展,這次大宗正家請客,終於有機會完整展示“金陵三叉”了。

“三叉”分別用甜醬、帶花鼓蔥、麵醬佐食,味道確實不是一般的好,一時間各座都是一片咀嚼聲,就連愛嘮叨的鄭春海也是用沒多少牙的嘴巴費力的猛吃。

半刻之後,主座的老東西莫約是吃個半飽了,紛紛開始相互之間敬酒。大宗正則帶著朱先釺各個配座去敬酒。

前面五桌,是大宗正從武漢回來探親的長子朱永坤、三子朱永培,長女婿鄭近倫,二女婿葛洪臣,四女婿郭壽銑作陪,三桌女賓,則是長女朱永袁、二女朱永坅、三女朱永岱作陪,隔著紗簾遠遠敬了一杯,一大圈轉完,又回到主桌。

這時候主桌上的老東西們已經喝開了,邊上的鄭春海顧不得和朱先釺搶菜,花白的鬍子上全是酒水,正在放蕩形骸之時,大宗正帶著朱先釺再次來到鄭春海面前。

“老鄭啊,我這侄孫後面就拜託你了”,大宗正沒喝多少酒,還很清醒的說道。

“老朱你就放心吧,前幾日你請我赴宴,打著什麼心思,我們都知道,你們說是不是啊”?鄭春海擼著鬍鬚上的酒水,直著嗓門說道。

對面的原兵部右侍郎,大宗正的兒女親家葛定元一樣笑眯眯的回道:“自從和大宗正結為親家,難得見到大宗正主動請客,遠洋啊,你是攤上個好長輩啊”。

邊上原戶部員外郎同樣笑道:“老朱你是有事才想到老朋友們,不夠意思啊”。

一圈下來,朱先釺發現這主桌上的前輩長者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與海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要麼年輕時候在海兵服過役,甚至和大宗正是袍澤,要麼家中有人在海兵中擔任要職,尤其是鄭春雷,和大宗正年輕時候一起當過艦長,看起來嗓門大,其實是年輕時在印尼鎮壓暴亂,在艦上觀測手被土人毒箭射殺之後,直接在主炮邊上觀瞄岸上目標,並且引導開火,直接擊斃兩千米以外的暴亂頭目,自己雙耳當場失聰,過了好幾年才恢復,落下了大嗓門的毛病,不過後面一路左遷,先在指揮司,後任都督僉事,最後至海兵大學堂山長,儘管退役十數年,不過當年提攜自己的堂弟鄭春雷,現在已經是大明水師最高長官,海軍左都督。

酒熱耳酣之時,朱先釺在各位前輩長者詢問下,再次把朝鮮戰役中自己經歷過的、看到的情況說了一遍。

眾人在聽到用烈陽射擊術,數分鐘內擊沉北虜超勇、揚威兩艦,忍不住擊節叫好;和倭寇在豐島接觸,艦炮對轟,雙方血肉橫飛的時候,明知道結局,還是忍不住連連追問戰果;聽到朝鮮第一艦隊被堵在仁川港,烈陽艦帶頭夜間冒死突擊的時候,儘管朱先釺聲音不大,大廳裡面鴉雀無聲,得知最後扭轉了朝鮮第一艦隊被對手圍著打的局面時候,在座眾人一起舉杯為大明海兵賀。

聽到北海專案艦船在黃海北部被北虜偷襲時,幾個老傢伙忍不住開始怒罵;聽到海州混成部在安城驛被偷襲,海兵朱兆芳士官長重傷之下,引爆炮彈與敵同歸於盡時候,紗簾之內的女眷開始有人哭泣;聽到丹陽艦重傷將沉,42歲的艦長賀定元上校收起黃色金龍戰旗,選擇與艦同沉的時候,朱先釺和在座的老傢伙們一起淚流滿面。

說到此,朱先釺搖了搖頭,擦了擦眼睛,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儘管此戰大明海兵吃了虧,不過在海軍都督府帶領下,我大明海兵必將有復仇之日,諸君,請飲勝”。

說畢,畢恭畢敬的端起酒杯,再次向廳裡的眾人敬酒。

滿飲一杯後,就見鄭春海這個老東西一杯酒有半杯又灑在鬍鬚上。

鄭春海放下酒杯,嘆了口氣,啞著嗓門,也不打啞謎,直接對著身邊的朱先釺說道:“遠洋啊,你這三爺爺平日裡把你都快吹上天了,剛才一看一聽,做事踏實,又不居功,口才不錯,皇家能有你這麼有出息的年輕人,可不能屈才。老夫這幾日就和本家堂弟鄭春雷去說,此間事了,你先到海兵大學堂避避風頭吧。要是不行,我們在座的幾個老傢伙一起去都督府給你說道說道”。

其實,朱時烽這數桌酒水、一番造勢,等的是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