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59章 重心問題

在與改造指揮部各位上官反覆磋商數輪,五天後,由於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裝備司也沒有先例可循,乾脆確定了原班不動的按照烈陽艦想法進行改造,要是成功了,這建造司必然是頭功,要是出問題了,咱建造司一字未異,都是基層艦上提的需求不準。當然了,為了防止以後出問題,高啟良上校還專門把改造方案擬為一封長長的電報,發至海軍都督府。

 很快,不到三天,都督府回電,同意按照此方案改造。

 大明524年7月18日,在兩天準備以後,烈陽艦碼頭吊車上懸掛起若干串萬字頭的鞭炮,高啟良指揮使站在碼頭臨時搭起的臺子上,與邵鐵均艦長一起宣佈烈陽艦改造正式開始,放完鞭炮後,海軍都督府眾人按計劃返回京師,改造指揮部正式接管改造工作。

 在包利同總工的指揮下,工匠們開始上艦,拆除上層建築,這時的軍艦上層建築其實很簡單,就是前後主炮,中間指揮台,兩個煙囪、桅杆、小艇吊杆,到是艦首的魚雷發射管,拆起來有點麻煩,為了節省船塢,包總想出了個好辦法,用木板把艦首水下部分圍出一個圍堰來,漏水地方用麻布魚膠填充,裡外同時工作,很快就完成艦首水下魚雷發射管拆除和焊接。

 隨著改造不斷進展,各項工作也是不斷正規起來,朱先釺每日裡到指揮部和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們討論改造細節,監督改造進度。

 在艦上主體建築被拆除後,搭載的彈藥、燃煤、淡水也被一點點轉運走。站在岸邊的改造指揮部頂上看去,原本威風凜凜的鋼鐵大艦,就剩黑色艦殼,就像一條開膛破肚的黑魚,孤零零的飄在水上,原本標準水線以下的暗紅色塗裝也醒目的顯露出來,江上一陣微風吹來,整個艦體搖擺不定,紅黑之色不斷閃現。

 ……

 悶熱的天氣裡,朱先釺已經埋頭待在會議室一整天,帶著造船廠的幾位工程師和艦上兩個士官不停計算,邊上的草稿紙堆的像小山一樣高,朱先釺每提出一個公式,幾個助手分成兩組,一組用筆計算,另一組用算盤噼裡啪啦的復算,一旦兩組結果相同,算是驗證成立,繼續下一組驗算,每求解一部分內容,朱先釺就在邊上黑板的艦體側面圖上標上一個數字,眼看解算就要結束,改造指揮部的主要成員都到了會議室。

 很快,朱先釺把計算公式求解的最後一個數字填到黑板上,然後轉過身,拍拍手上的粉筆灰,笑著對圍觀眾人說道:“好了,這艦體承載壓力總算是解算出來了”。

 包總和武主事同時搶著問道:“浮力夠嗎”?

 朱先釺示意配合計算的諸人都休息一下,然後端起桌上的茶杯,咕咚咕咚的猛喝了幾大口,然後說道:“邵艦,諸位,前期小弟對照烈陽艦的建造圖紙,還有本次改造的鋼面滲碳鐵甲資料,初步估算,如果按照原有改造方式,吃水要比計劃中的淺0.2米,因為指揮台底部增加了一層居住艙,頂部增加了一層槍炮指揮室,上方又有不少新設備,因此重心比以前高了0.9米,如果不做調整的話,整個艦體上重下輕,高速轉彎或者風浪較大的話,恐怕會有傾覆之臾,如果按照原計劃增加壓倉水重量的話,重心可以下調,不過這吃水又會下降,高速航行時舷側火炮可能浸水,而且最大航速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