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65章 再入列

大明曆524年12月12日上午九時許,崇明島,江南造船廠北廠區。

 冬日初升,烈陽艦改裝後高聳的艦橋,在陽光的照射下,拖出長長的影子,前後雙聯裝30倍口徑150毫米速射炮更像是燃起了紅色的火焰。海軍都督府裝備司馬家禮司長、高啟良指揮使,以及烈陽艦全體官兵,江南造船廠苗總、包總和參與改裝的工程師們,齊聚於艦前碼頭,集體合影,白煙升騰處,歷史定格。

 誰也沒想到,這張照片,在百年後成為大明海軍最出名的一張照片,名字就叫烈陽如火,長江外、崇明邊、滄海碧連天、北風吹拂炮聲殘、鐵甲戰艦寒……

 烈陽艦泊位邊上碼頭,旌旗招展,鑼鼓喧天,兩個舞獅隊在後方上下盤旋,馬家禮少將、江南廠苗總親自候在上艦舷梯邊,與列隊上艦的烈陽艦官兵逐個握手,歡送烈陽艦北上歸建。

 艦上鍋爐前一日就已生火啟動,此時蒸汽滿滿,動力十足,就等著人員抵達戰位。

 十時許,艦上官兵,除必要的領航、司爐人員外,皆盛裝列於舷側,集體行禮,其時寒風獵獵,波濤陣陣,前桅杆升起大明龍旗和海州分艦隊戰旗,在碼頭鞭炮聲中,烈陽艦拉響汽笛,刀刃般鋒利的艦首撞開渾濁的江水,不斷加速,在長江口劃過一個漂亮的圓弧,出海北上,直奔海州。

 12月13日傍晚,海州艦按照平均12節的海上航速,順利抵達海州港外,入港前,沂河、灌河兩艘炮艦早早在港外巡弋待機,見到烈陽艦後,兩艦不約而同打出燈光,在指揮艦橋上,看著閃爍的燈光,朱先釺一字一句的念出來:“歡迎烈陽回家”,艦上諸人頓時有一種疲憊感,離家半年,終於回來了。

 12月25日,海州鎮守府召開年度總結大會,因著一年的處分期已過,朱先釺以烈陽射擊術、海鯊火控臺、水線裝甲功勞,職務晉升海兵少校軍銜,並如願以償的去掉代理兩字,成為海州分艦隊歷史上最年輕的海兵少校和巡洋艦槍炮長。

 拜半年外出所賜,今年春節烈陽艦不擔負出海戰備任務,在年底各種名目的團拜、聚會、聚餐、宴請、小聚後,得益於朱先釺這個單身漢留艦,烈陽艦上全體軍官開開心心的離隊休假,朱先釺則留在艦上開始了第二年的春節。

 假期裡四件事,一曰跑步,每日早上雷打不動的環連島一圈,二曰訓練,每日上午琢磨海鯊火控臺,帶著火控組的七位士官、海兵反覆操練,三曰足球賽,因著春節里人少,時不時脫掉黑色裁判服,加入球隊痛痛快快的打起全場,四曰寫作,每日晚上,就著軍官艙裡的燈光,奮筆疾書,一方面紀錄海鯊火控臺使用心得和改進意見,一方面總結炮術訓練操典。真可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大明曆525年,北虜光緒20年正月初五,旅順港輪船局北港。

 同樣的旌旗招展,人聲鼎沸,不同的是寒風甚緊,昨夜飄了一宿的鵝毛雪。老天還算開眼,大早上雪停了,局裡加班熬了一宿的工人們在賞錢激勵下,玩命的清掃碼頭上積雪。這輪船局平日裡衙門做派,辦起事情來拖拖拉拉,自從半年前招募來了新的管事,做事有章有法,效率大大提高,這碼頭清掃,前兩排剷雪,第三排掃雪成堆,第四排拖獨輪車裝車,最後一排拿著大掃把清理低窪處殘雪,不到半個時辰,幾畝地大小的碼頭上乾乾淨淨,就像被北風吹過的鏡面一樣整潔。

 原本是一名落第秀才的孔繼先,投入旅順招商局後,因為有著出色的文字功底,很快就晉升為庶務管事,孔庶務頭戴瓜皮暖帽,一根烏黑髮亮的辮子垂在腦後,身著露西亞軍隊制式羊皮大衣,帶著羊皮手套的雙手背在背後,看碼頭上作業差不多,吹響口中叼著銅哨,三長一短,這現場的工人,半年下來也知其含義,頓時按照行伍之法,帶上工具自行整隊,很快離開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