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49章 朱氏炮術夜校

一般來說六分儀精度達到密位級,誤差在0.2之1度之間,講究一點的槍炮軍官,還會計算前後左右炮位的距離,也帶入公式進行計算,更有經驗一點的,還會拇指沾上口水,默算一下瞬時的風力風向,帶入其中,不過這經驗值和計算量就大多了,非有天賦者和長期浸營此道不能擔當。

 據說在鐵甲艦上,還有專門的輔助槍炮官負責彈道計算。

 戰陣之中,一般在首輪射擊後,有經驗的槍炮官,還會根據觀測手報告的落點位置,快速調整射擊參數,不斷修正炮彈落點位置。

 朱先釺還記得大學堂二年級,第一次學習遠程炮擊教程拿到六分儀時候的感覺,無力吐槽,偌大的戰艦上這麼粗的炮筒子,居然通過如此金燦燦的小扇子指揮射擊,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然,前些年受限於火炮口徑和射程,海上炮戰有效射程在一兩千米,就是不用六分儀測算,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下午四點左右,烈陽艦隊開始返航,順帶開始讓各個炮隊自行開始對雲臺山觀瞄訓練。

 考慮到戰時,槍炮指揮官有可能受傷或殉職無法指揮射擊,這時候需要各炮隊自行對敵開火,每個炮隊資深士官或者頭腦比較靈光的年輕海兵充任觀測手,冒險從炮臺上探出身體,或目視或利用六分儀測距並計算彈道,然後指揮炮隊射擊,大明戰艦上槍炮指揮官稱這個訓練為斷頭訓,基本不會主動去培訓炮隊海兵,大部分做派是丟下一本炮術觀瞄教材,任其自我摸索,有的海兵摸索時間長了,炮術有了專精,也會因功積累,升任少尉炮長。

 可惜這炮長升官之後,一般敝帚自珍,除了收上個把徒弟,很少會主動將射擊訓練心得拿出來與外界交流。

 從朱先釺的角度看,各個炮隊的自行射擊水平確實參差不齊,平時訓練也就算了,炮長按照條例在邊上逐個步驟下命令,就算是慢一拍,也不會出什麼大的差錯,不過從朱先釺炮術見解來看,本身射速就已經很慢了,再慢慢調整射角,靠彈著點慢慢拉近與對手距離。到了戰時,大家都是火急火燎的,如果還是怎麼按部就班的開火,根本就是像個眼瞎的裝甲勇士,要麼慢吞吞的老半天來一發,要麼在胡亂開火,白瞎了這麼昂貴的戰艦造價,炮術效果實在是難以讓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