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三絃的老張 作品

第105章 各懷大志(第2頁)

 “當然,當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我們李家一向奉公守法,從來都是擁護聯邦政府的一切決策。”

 李氏家族傳承至今已經近三千年,其地處華夏西北,民風彪悍之鄉。多少帝王將相出身於此,土匪山賊更是數不勝數。

 此刻見他大言不慚地說‘奉公守法雲雲’,在座的,除了黃鶯、井柏然等少數幾個對歷史或李家即不熟悉也不關心的委員外,無不暗自撇嘴。

 尤其是對李氏比較熟悉的崔永年、顧老太和張慶心中無不暗想:這李蠻子別的本事看不出來,這臉皮可是真厚!

 其實,李家與其他幾個家族相比,有一個致命的短板就是在尖端科技方面,一無所長,崔氏把控著全球最高端的航空航天載具的生產技術,以及多種尖端武器的研發、生產力量。

 顧氏在智能機械、精密加工方面獨樹一幟,與顧氏同處華夏南方的沈氏,則以納米技術和微生物科技的應用著稱於世。

 而地處中原的王氏,則在物探、地質等方面獨樹一幟。就連李氏用於開採礦產資源的技術也對其多有依賴。

 相比較而言,李氏之餘其他幾大家族更像一個貴族學校裡,周圍全是家境優越的學霸,而李氏則像一個成績墊底的地主家的傻兒子。

 唯一的長處就是‘人多’!

 而合作探索的政策出臺,對李氏來講,正是‘逃出貴族學校,擺脫學霸同學’的最佳契機。畢竟如果能獨佔(當然是與聯邦政府分享)一個星球的資源,也就不用再受到來自其他家族的壓力,他李正奇也用不著成天在這裡裝瘋賣傻了。

 這樣大家合作起來,才心情暢快,念頭通達。至於各星球之間會不會產生衝突,李氏一點兒也不擔心。至少,一兩百年之內,沒有這個壓力。大家都忙著搶地盤、搞建設、生孩子,誰有那打仗的閒工夫,更別說互相都離著幾十、上百光年那麼遠了。

 而且,看聯邦軍方的意思。也不會完全開放對各大家族的武裝力量的約束。而這一方面,擁有者自己的武裝力量的李氏,是具有先天優勢的。要擔心,也應該是別人擔心他們。

 所以,李正奇才這樣積極地響應聯邦的這一舉措。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失態。

 崔永年倒是非常理解李正奇的這種心態。不過,與李氏相比,崔氏與聯邦政府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合作已經領先了不知道多少了。

 無論是星艦還是無人戰鬥集群,無論是激光武器還是量子探測儀,無論是探索隊員的單兵作戰裝備,還是最近剛立新功的空間折躍技術,都是在崔氏的主導下研發、生產或深度參與的。這一點上,即便西區、南區的聯邦政府也要承認崔氏在相關領域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崔氏自己組建星際探險隊伍可以說是毫無壓力。即便必須有來自軍方或政府的相關人員,崔氏也毫無壓力。崔永年甚至現在就可以提出幾個崔氏可以接受的代表軍方和政府參加的星艦探險的人選。

 比如:唐蕭雲、唐太平及其戰鬥小隊。他們可都是現役或預備役的軍官。又有著‘豐富’的星際航行經驗。當然有這個資格!

 顧老太也不擔心。顧家在機械製造、精密儀器等方面的底蘊,是足以影響整個聯邦東區甚至更大範圍內的製造業。

 顧氏從來不缺高端的技術人才,至於武裝力量,顧氏雖然沒有李氏那種類似僱傭兵的護礦隊伍,也沒有崔氏這樣在軍隊裡面滲透足夠的深度,但,顧氏的武裝機械裝置,除了沒有安裝人工智,必須由人進行操作控制外,從功能上幾乎可以媲美科幻小說裡面的戰鬥機器人了。

 相信只要有充足的補給,這些不知疲倦、不怕傷痛、不會恐懼的戰鬥機器,其戰鬥力和破壞力絲毫不會遜於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

 更何況以顧家的勢力和特長,即使與其他家族天各一方,也不會削弱其對整個聯邦各大生產領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