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微甜 作品

第191章 考驗一下大衛·莫耶斯

西漢姆聯足球俱樂部,成立於1895年,位於外倫敦東部的紐漢區。

 這支成立時間比巴尼特晚了七年的球隊,歷史上也有過高光時刻。

 西漢姆聯隊曾先後獲得了三次足總盃冠軍,一次歐洲優勝者杯冠軍。

 最讓西漢姆聯球迷驕傲的是,球隊是英格蘭幾所頂級青訓學院之一,被英格蘭媒體譽為足球學院。而蘭帕德和特里,都出自西漢姆聯的青訓體系。

 西漢姆聯的隊徽上帶有交叉的金色鐵錘,象徵著球隊在1895年,由泰晤士河邊的鐵匠手工業者建立,而鐵錘幫的稱號,也正是來源於此。

 比較有意思的是,巴尼特將會在4天之內,連續兩次和西漢姆聯隊交手。先是客場和對手角逐聯賽盃第三輪的席位,然後巴尼特將會回到主場,在英超聯賽中,再度和對手交戰。

 巴尼特在剩下的一天半時間裡,大多數時間都在進行新的戰術磨合,好在球隊只是在熟悉的442基礎上做了局部的微調,因此球員們在一天的高強度訓練後,多少領悟了喬卓言的防守新思路。

 至於熟練的掌握,恐怕需要一些時日。眼下,只能先用西漢姆聯隊檢驗一下喬卓言的改造效果了。

 8月23日的傍晚,天空下起了毛毛雨。巴尼特的大巴車,緩緩停在了倫敦奧利匹克公園體育場的門前。對於喬卓言來說,可能倫敦碗這個名字會讓他印象更加深刻。

 早在1904年,西漢姆聯隊就將厄普頓公園球場作為球隊的主場,而在這裡征戰了一百多年後,西漢姆聯隊成功獲得了倫敦奧利匹克公園體育場的租賃權,租賃期高達99年!

 而倫敦的奧林匹克公園體育場因為其外觀酷似一個大碗,便被國內稱之為倫敦碗。

 和倫敦碗高達4.89億英鎊的造價相比,西漢姆聯隊為這座可以容納6.6萬名觀眾的球場每個賽季只需要繳納200萬英鎊的租金,顯然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這是喬卓言和巴尼特的球員第一次做客倫敦碗體育場,西漢姆的球迷們,好像對這場聯賽盃的比賽並不太感興趣,現場的座椅有接近一半的位置都是空著的,大約只有3萬多名球迷來到了現場。

 “看來球場太大了也不行,塞不滿的時候,看起來真彆扭。”

 喬卓言扭頭和達倫閒聊道。

 還沒等達倫回應,倫敦碗體育場突然響起了那首著名的《i'm forever Blowing Bubbles》,這首翻譯過來叫《我永遠在吹泡泡》的歌曲,正是西漢姆聯隊的隊歌。

 伴隨著歌聲,球場四周居然真的有泡泡機不斷噴射出大量的泡泡!很快,這些泡泡就填滿了球場四周,漫天飛舞的泡泡看起來頗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