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虎她爸 作品

第493章 喪鐘響起 5

周延儒去職後,朱由檢迅速的任命了陳演為內閣首輔。

原因也很簡單,陳演此人沒有東林背景,最關鍵的是陳演與內庭素來交好,而此時朱由檢最希望有一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首輔,與內庭親近的陳演恰好符合這一點。

果然,陳演一上任,沒有讓朱由檢失望,他想皇帝所想,急皇帝所急,完全成為了皇帝的應聲蟲。

不過這位新出爐的首輔很快便遇到了一個大難題!

因為這次的清軍入寇對大明的傷害過於巨大,加之後期明軍禮送清軍出塞的所作所為,讓朝廷的威信蕩然無存。

不論是民間還是士林的非議,都讓朱由檢憂心忡忡。

所以作為大明的天子,以中興大明為己任的朱由檢迫切的想要挽回聲望。

於是陳演情願也好,不情願也罷,無奈的接過了這個難題。

想要挽回朝廷的聲望,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戰場上取勝,而且要大勝,這樣才能重獲軍心,民心,彰顯朝廷的威儀!

陳演冥思苦想,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打仗,還要打大勝仗,那麼首先要選定一個目標,當然清軍肯定不能選,那是自殺,誰選誰傻!

排除了清軍,那麼天下間只有陝西的闖賊和盤踞四川,河南的農會了!

當然南京的鎮南公也能算一個,不過這個想法在陳演的腦海中剛閃現便直接忽略過了,南京那位可是比清軍還要可怕的存在,實在惹不起!

在排除了清軍還有南京之後,剩下的目標就很清楚了,要麼是闖賊,要麼是農會!

此刻的闖賊已經被孫傳庭壓制在貧瘠的陝北一帶苟延殘喘,若是對他們出手,相信很快就能取得戰果!

只是這等戰果似乎太小,不足以彰顯大明的赫赫威儀。

而農會的賊寇此時佔據著富庶的四川與河南大部,他們對朝廷的威脅巨大。

若是將他們剿滅,收復河南與四川,這絕對算的上戰果輝煌,驚天大功!肯定符合皇帝的要求。

於是乎陳演將這個想法告知了皇帝。

朱由檢一聽深以為然,立刻召來了重臣們前來商議。

很快,在大人們的群策群力下統兵的主帥被選出來了!

孫傳庭!就是孫傳庭,也只有孫傳庭了!

不過皇帝和重臣們還算腦子清醒,知道農會的賊寇實力強大,要剿滅他們一定要準備充分。

此時朝廷需要時間,籌措糧餉,調集兵馬,而孫傳庭在陝西也要做好防備闖賊異動的所有準備。

這一次皇帝汲取了多次慘敗的經驗教訓,意識到了決不能在胡亂插手前線將帥的指揮。

他不但將指揮大權全部交給了孫傳庭,還特意在給孫傳庭的聖旨中貼心囑咐他,何時開戰,由卿自決!充分表達了對孫傳庭的信任。

當在陝西潼關的孫傳庭,接到這封聖旨後,感激涕零的下拜謝恩。

皇帝如此的信任,他除了誓死報恩還能做什麼呢?

作為大明碩果僅存的軍事統帥孫傳庭開始加緊練兵,調兵遣將,全力備戰。

不過這一切都在暗中進行,明面上孫傳庭上奏皇帝,大肆的訴苦,表示想要擊潰農會的賊軍,需要長時間的準備,以他的個人看法,沒有兩三年的準備,不可能打敗農會,收復河南,四川。

而皇帝接到他的奏摺後,同樣表現出寬鬆的態度,勉勵孫傳庭不用心急,朕等的起!

偏偏雙方的對奏光明正大的在朝廷的邸報上明發天下。

不論民間和官場,士林所有的人都以為朝廷將在兩,三年後蓄積了力量後才會出兵收復河南,四川。

六月,深夜,南京,鎮南公府,

“孫傳庭確實了不起啊!玩起了虛虛實實這招了!

咱們陛下這次也算有長進了,居然能忍住不插手戰事!可惜啊!太晚了!”

陳羽搖了搖頭嘆息著放下了手中的邸報。

在燭光中,此時陳羽的表情滿是複雜,有欣賞,有可惜,又夾雜著一絲嘲諷。

孫傳庭的想法陳羽一看就明白,不過是想先麻痺對手,而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不過因為陳羽曾嚴令在河南的石磊不得主動出擊,所以孫傳庭的這一招的確會給石磊帶來麻煩。

畢竟不能預料孫傳庭會在何時,何地動手,單方面的防禦肯定會吃虧,更何況對手還是孫傳庭。

想到這裡,陳羽笑嘆道:“也罷!既然孫傳庭想拖延時間,積蓄力量,那那便讓他拖不下去!”

他轉過頭,看向在一旁垂首敬立的夏無垠沉聲道:“放出風聲去,孫傳庭妄負聖恩,畏敵如虎!讓咱們在京中的好朋友們都動起來!

還有,告訴石磊,和李自成結盟,黃河以北都給他!”

“卑職遵命!”夏無垠眼中閃過一絲敬佩,沉聲領命。

皇帝和孫傳庭想要積蓄力量,出其不意,而陳羽的辦法就是讓輿論逼著他們提前動手,想萬事俱備再動手?想都別想!

至於李自成能不能把握此等良機,根本不用擔心!從他甘願躲在貧瘠的陝北,轉移朝廷的注意力,就知道他的野心了!

六月底,北京。

關於甘陝總督孫傳庭,手握重兵,卻畏敵不前,妄負聖恩的傳言在一夜之間突然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茶館,酒樓內百姓,和士子們都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皇上如此厚待孫傳庭,要錢給錢,要糧給糧,他居然還不出兵剿滅賊寇?”

“這算啥!聽說他一邊問朝廷要錢糧,暗中卻和賊寇勾結,典型的養寇自重!咱們大明怎麼盡出這些白眼狼!真是太難了!”

很快朱由檢也知道了這則傳言,不過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孫傳庭早已將詳細的策略告知了自己,在皇帝看來小小的謠言不值一提。

不過隨後事態的發展出乎了他的意料,先是零星彈劾孫傳庭的奏摺出現了,在皇帝明確表示留中,不予處理的情況下,彈劾孫傳庭的奏摺居然越來越多。

這讓朱由檢警惕起來,他召見了首輔陳演,強令他出面安撫百官。

誰知陳演不出面還好,從他出面開始強壓非議開始,東林眾人也出手了,朝中的爭鬥瞬間爆發。

雙方圍繞著孫傳庭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從早朝開始一直到散朝,週而復始。

期間朱由檢也親自出手偏幫陳演,打了好幾個御史的廷杖,可言官們好似打了雞血,依舊不依不饒。

逼不得已,朱由檢對東林下了狠手,貶斥了一大批言官,這才耳根清淨下來,而此時時間已經到了八月。

可惜朱由檢和陳演都忘記了一點,他們雖然盡力的幫孫傳庭頂住了壓力。

可作為輿論風暴中心的孫傳庭這兩個月來卻夜不能寐,壓力如山。

作為傳統的士大夫,皇帝每駁回一封彈章,孫傳庭的心中便多一份壓力,皇帝廷杖了御史清流,孫傳庭就越恐慌,最後當皇帝貶斥了大批東林君子之時,孫傳庭再也頂不住了,他知道他在不出兵不行了!

東林代表了什麼?清流!君子!政治正確!

能被他們攻擊的是什麼人?閹黨!奸佞!

你孫傳庭想要遺臭萬年嗎?

孫傳庭寧死也不敢啊!

崇禎十六年八月底,陝甘總督孫傳庭上奏朝廷:“出兵剿賊!”

至此大明這個龐大帝國終究不可避免的滑向了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