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八公司 作品

第99章 三十六計

華族人是驕傲的,掌握著華族人知識傳承命脈的讀書人也是驕傲的。讀書人的傲氣不在於自恃飽讀,而在於讀書人之間的比較和自我精進!文人相輕不好聽,那麼文無第二就更容易理解讀書人這份自傲!博古通今是對一個讀書人最高的讚譽,也是獲得其他驕傲的讀書人尊敬的不二法門。農村小子楊三強現在也自認為勉強算得上一個讀書人,這份自信不是因為耶魯大學法學專業的學生身份,而是來自於陳夫子的藏書,來自於耶魯圖書館裡更多的中國古圖書珍藏!

 書籍是文明傳承的載體,文字則是密碼,寫在古書上的古文言文是華族讀書人進行的再次加密。解密方法在於那一個個莊嚴優美的方塊字裡,在於讀書人的師生之間的言傳身教,還在於其他看似無關的龐雜圖書裡。讀書不解其真意就只能算是死讀書,讀死書!因為古書記載簡潔而不鄙陋,往往字少而事大,字字珠璣!想要真正讀懂一本字數只有數千的文言文古書,讀書者需要具備的知識儲量可能需要遠遠超過千字、萬字,說不定知識儲備還要跨越千年。華夏在幾千年歷史裡遭遇過數次嚴重摧殘,亡國滅種這個詞彙曾經非常接近於實現。可是華族人涉過了艱難,熬過了尤顯痛苦漫長的低谷期,維持了華族人的文明傳承未曾斷絕過!就是因為有無數華族人不畏死亡勇猛拼鬥!就是因為華族人有先輩們留下的書籍浩瀚如星海,包羅萬象,就是因為有讀書人將這些寶貴的知識經驗解讀並傳承下來。這些寶貴的書籍承載著華族人先輩們生活,征服和總結的無數經驗教訓,無論記錄在冊的經驗有用或已不適用,那也是經過一代代人用血和白頭驗證過的。

 先賢管理和歸類書籍得到讀書人們認同感比較多的有六分法和四分法兩種分類法,漢有劉歆將圖書分為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數和方技六類,即為六分法。晉有荀勖將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為四分法,兵書在子部。無論如何歸類,兵書一直是無數古書裡的一個重要組成大類。華族人先輩們與為了生存延續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華夏的歷史就是一部戰鬥史,一部不肯屈服的抗爭史。不但華族人是這樣,華族人的神話和寓言故事裡的神、仙、精怪和凡人也是如此!兵書就是這些寶貴鬥爭經驗和方法的總結。

 時移世易,戰陣多變,兵書中既會給出不同態勢下的應對方法還會給出對立狀態下的應對方法。但是兵書又不只有排兵佈陣和勝負對峙狀態下的應對謀略,兵書還包括討論兵制,記錄地形和軍事天文、氣象,還包括武器製造和攻守裝備,甚至還會有軍士訓練和被服制作等等內容!可以說兵書不僅記錄著中國古代先進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還充斥著強調事物的矛盾、變化和發展的先進理念,這種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思維方法被歐洲的哲學者叫做辯證法思想。在流傳於世的兵書裡可以看到中國的辯證法思想從誕生到發展壯大,脈絡清晰且無可辯駁,不容質疑!辯字有爭論、討論的意思。沒有實事驗證的想法則皆是空談闊論,中國的古兵書沒有不切實際的虛言,都是將軍們征戰沙場的經驗總結,逐句逐條都有實際例證支持。

 回紐約一路上都是普雷斯科特開車,楊三強在後座給他和茜茜講故事。楊三強講的不是神話,不是家長裡短,是歷史上一個個真實發生過的小故事。渾水安保公司三支頂規格安保小隊一起出行,龐大的車隊行進不比幾個月前兄弟倆自己開車出行那麼自由自在,不過足夠楊三強連續講好些個小故事,足夠楊三強用來開解好兄弟。現在需要普雷斯科特再次為兄弟們的賺錢大事業出馬,再次接近哈里曼家族,甚至要跟他們進行比之前更深入的接觸和合作。普雷斯科特不排斥為兄弟和自己的事業出力,也不排斥接近哈里曼家族,因為楊三強告訴好兄弟普雷斯科特在某些關鍵時刻可以出賣自己和伊萬!

 普雷斯科特很聰明,也從未懷疑過兄弟之間的信任。楊三強名為講故事,實為勸告的意思當然能領悟,只是一時別不過那個彎!

 楊三強拿著一張手抄紙給兩個美國人講故事,手抄紙上其實就是三十六計,字數不多,也就才數百字。為了能讓普雷斯科特和茜茜能更快領悟,楊三強特意用他們最為熟悉的英語講解還對三十六計對應的故事進行了簡單的轉化。楊三強語速不慢,就這樣連講解帶討論,楊三強講了一路,到紐約大家分散行走的時候三十六計才講了一半都不到!

 三十六計又稱三十六策,就是三十六個兵法策略! 有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六大套,每一套又有六個計策。

 勝戰計有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六策。

 敵戰計有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六策。

 攻戰計有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 擒賊擒王六策。

 混戰計有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六策。

 並戰計有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六策。

 敗戰計有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計六策。

 三十六計沒有永遠最好的計策也沒有最差的計策,每一策都有解說和按語,解說是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這才是辯證之法。按語引證宋以前的戰例,還摘有孫武、吳起等兵家大宗師的精闢語句。其中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三套為處於絕對優勢或者勢均力敵甚至橫掃敗敵的時候所用。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三套則為處於混戰,敵我不明以及敗軍之態的劣勢時候所用。

 華族人更看重於實用性,對自己或者家人有用處的才是好東西,兵書也不例外。三十六計雖然成書比較晚,也不是某一位不世名將所著寫,卻能隨著一個個歷史故事流傳,潛移默化地被普通華族人知曉。華族人只要通曉每一計策的典故就能理解並靈活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所以三十六計這種兵書已不是隻用在戰爭當中,商人經商、日常生活、個人和國家對外交往等各方面都能看到三十六計的影子,甚至鄉下小孩之間做遊戲對仗,躲貓貓用上幾策都沒人感到稀奇,要是不會用策還會被家裡的兄長和長輩們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