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與喻司亭的聊天,遠比初澄想象中愉快。



    大概是因為他的思維同樣年輕新潮,又懂得求同存異,所以說起話來格外投機。



    從今日相處的所有,初澄不難發現,生活中的喻老師其實並不是個古板的人。他豁達、自由,甚至懷有未泯的野性。



    如果不是相遇於職場,他們也許會更加合契。



    直到這一小鍋魚湯被喝完,出去看熱鬧的老闆也沒有再回來。期間還有其他騎行愛好者進門。



    後到的小哥大約也是常客,直接輕車熟路地開冰箱拿了罐啤酒喝,路過桌邊時好奇地瞟了一眼。



    “這老趙又鼓搗什麼新菜品了?聞著還挺香。”



    初澄友好地回話:“他燉的湯,味道不錯。”



    “魚湯吧?”



    “哦,對。”



    得到肯定回答後,驢友仰頭灌了一大口酒,掰著手指,一副瞭解至深的樣子:“害,這人總共就這倆愛好。騎車,和釣魚。別看他開餐館,其實菜不會做幾個。”



    初澄有些好奇:“那他的店……”



    “他不指著這個生活。”對方也許是騎累了不急著走,又有些自來熟,隨手扯了把椅子坐在一邊,說起了老闆的八卦。



    “聽人說老趙早年好像是個汽車動力方面的工程師,工作十年沒買車沒買房,攢到一筆錢就辭職了,弄了這麼個小院提前養老。他也是個騎行愛好者,會天南海北的出去玩,閒的時候就在這裡給驢友們提供個歇腳的地方。”



    還真是種自得其樂的生活。



    初澄聽完,若有所思:“工程師,工資應該挺高的吧。”



    換成自己這樣的底層教師,還不得攢一輩子?



    驢友一咂嘴:“可是累啊,熬心血。老趙就是因為突然一次身體吃不消,進了醫院。要不然他也下不定決心的。”



    坐在對面的喻司亭卻參透了初老師“由人到己”的想法,冷不丁一句:“努努力提職稱,退休待遇會更好。”



    “恩~”初澄深以為然,間隔幾秒後突然反應過來,詫異地看向喻司亭,“恩?”



    怎麼好像還真說到我身上



    了?



    對方笑笑,眉目舒展開,不曾揪著這個話題不放。兩人便都沒再說話,繼續聽著另外的小哥絮絮叨叨地講。



    騎行路上的相遇大多隻是片刻。屋外的雨聲已漸漸停下,三人又閒談休息了片刻,便出門分道,繼續各自的旅途。



    一場空山清雨為萬物拓深了幾分顏色。溼潤的空氣極致純淨,帶著特有的泥土芳香,與山間香樟以及其他不知名樹種的味道混合,沁人心脾。



    初澄站在院中深呼吸著,閉眼感受爽冽的秋風入懷,不禁輕嘆:“太舒服了,感覺身體都年輕了幾歲。”



    “偶爾出來走一走是不錯,但也沒有那種返老還童的功效。”喻司亭擦乾淨車座上的雨水,沉沉道,“是你本來就年輕。”



    “我這不是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嘛。數學老師果然嚴謹。”初澄跟上步伐,粲然一笑。



    剛下過雨的地面還很溼滑。為了安全起見,兩人在略為崎嶇的路上都推著車慢慢走。這樣並肩而行,也有了更多的交談機會。



    看著面前熟於谷地的筆挺身姿,初澄開口問:“喻老師是不是經常出門旅行?”



    喻司亭答得簡單:“有時間才會。”



    “那就對了,畢竟你長的就是一副飽覽過名山大川的樣子。”與大哥在一起相處久了,初澄把他能噎人的言語功力也學了個七七八八,“可我的生活比較單一枯燥嘛。因為見識短淺才會發自內心讚歎這種尋常風景,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