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一 作品

第64章 初嘗聖力(第2頁)

  “杜前輩,晚輩佩服!”

  諸葛一心悅誠服地朝著依舊有些自得的杜煜行了大禮,他可以確信,自己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也許就是杜煜新的道!

  是為人族,在所不惜。

  “哈哈,小友不必如此,老夫,不如陌聖,也沒有他的卓絕天賦,當年他也如此拜我,老夫回他,‘不必如此,我只是行些力所能及之事,只希望天下能多幾個陌濟命。’

  如今,老夫還是想說,不必如此,只希望,天下還是能一些諸葛一。

  哈哈哈,落筆了,你的機會不多了。”

  杜煜宗師的言語之中依舊是那麼灑脫,彷彿無數人族棋手心心念唸的棋聖之位在他眼中不過是等閒之物罷了。

  隨著他的揮手示意,諸葛一也收回了心神,這一刻他也很清楚自己乃至於杜甫所能產生的質變。

  而他已經不需要再通過蓄意的獻祭去創造環境,獻祭與犧牲那不過是弱者萬般無奈下的抉擇。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兵車行!

  一首詩聖杜甫用以揭示戰爭殘酷的詩詞,此時卻被諸葛一有樣學樣地以點兵詩的方式書寫而就。

  三行簡短的文字,宛如天地法則,化作青色的隸書文字懸浮於白子領域半空。/

  與此同時,整個白子領域無論何方何地,無論貧賤富貴,只要是地域內的蒼生所在之地,無論之前還有沒有足夠的青壯。

  在這一刻,在兵車行的詩詞之下,一個又一個持箭騎馬的大唐將士從百姓中而出。

  這些唐軍,也許每一個村落只能出現數人,可白子領域的原住民源源不斷,這精銳的大唐將士也就源源不斷。

  同樣的點兵效果,但不同的是,因為杜甫兵車行所出的將士,至少為黃色位階,較之辛棄疾點兵而來的紅階士卒整整高出了一個大位階。

  這還不是唯一的差距,不僅僅是質量,還有那產生的效率。

  沙場秋點兵出現的士卒,是直接定量,但兵車行所徵召的戰士,是根據原先領域的蒼生不定量的出現。

  如果蒼生無窮,杜甫這一手兵車行徵召的上限就是無窮。

  在文批世界可沒有什麼民生一說,或者說執棋者只要不落內政文批就無法顧及民生,只要徵不死,就往死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