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沫沫 作品

第112章 望風而降 南方震動(第2頁)

謝晦在一旁恭謹的聽著。

在聽到周盤龍父子都被追封為三等侯的時候,眼神深處露出了一絲波動,周盤龍父子雖然戰死,但他們的家眷還在。

能得到兩個侯爵的追封,也不枉這兩個大將在戰場上賣命了。

此時,王景只是說了大概的處理意見。

具體的追封和撫卹,還需要金陵的六部官吏處理,他只是先頂一個調子,避免戰死的大將和士卒被壓低了賞賜。

王景沒有在大營停留太長時間。

很快,謝玄派人前來稟報,高淳已經清理乾淨,請王景移駕前往。

而傅友德的鎮江行營兵馬。

則在幾個九階大將的統帥下,以騎兵為先導,水陸並進,直逼宣城。

沒有了強者坐鎮,

從高淳到宣城的路上,夏軍所經過的城池村鎮,無不望風而降。等傅友德率軍趕到宣城的時候,朱標他們已經從宣城收拾了一些物資,只帶了極少部分的心腹精銳離開。

宣城和城池周邊的五六萬兵馬,都被他們拋之腦後。

明知道大廈已傾朱標他們自然不會死守城池……

這個情況,讓夏軍的幾個大將有些失望,其中宇文成都快馬傳書,請求繼續率領少部精銳前去追擊。

王景卻阻止了對方。

既然追不到,那就先不追了。只剩下朱標和徐達、李文忠的組合,還奈何不了大夏。

眼下大夏奪取宣城,等於拿下了原本屬於東晉的地盤,這麼大的疆土,需要不少兵馬鎮壓,要是繼續分兵追擊,反而有些不穩。

……

在夏軍不斷接收城池,攻城掠地,宛如秋風掃落葉一樣把明軍的城池不斷攻佔時,明軍戰敗,朱元璋隕落的消息就像是隕石砸落了大海。

引起了滔天巨浪。

無論是杭州臨安,亦或者是徐州、中原,荊楚等地,把注意力放在了金陵和高淳。

有些強者觀察天象,窺探到了明軍崩滅的消息。

而臨安、徐州以及長江中下游的某些勢力,都對夏、明、宋三方大戰的結果無比的關心。所以用了各種手段。在大戰結束的第一時間,迅速的探查消息,把情報傳遞回去。

對於他們來說,三方大戰的勝負,關係到整個南方的大勢。

夏軍取勝,代表大江以南再無敵手。

明軍和宋軍取勝,那麼南方的其他勢力還有崛起的機會。

但凡是有些野心的勢力,做夢都想讓夏軍戰敗,他們在不斷支持明宋聯軍……當然,是在心裡默默的支持。

讓他們明目張膽的支持聯軍,他們沒有這個膽量。

如今大戰的結果,讓這些人震動的同時,又有一種鬱悶和不甘的情緒。

“朱元璋隕落,王景一統南方已成了定局啊!”

“可恨,明軍當初來回征戰所向無敵,輕鬆覆滅東晉,震動江南,如今在夏軍面前,卻如此不堪一擊!”

“現在就看趙昚的了……不過趙昚和虞允文、孟拱、韓世忠,聽起來就不是夏軍的對手!”

“要是宋軍一方有岳飛在就好了!嶽將軍領兵,定能讓夏軍無法繼續南下。”

不知道多少人,此時對夏軍懷著濃郁的惡意。

有些人在聽到朱元璋隕落、明軍大敗的消息後,更是無比的希望岳飛能突然出現,加入宋軍,狠狠的把夏軍擊退。

只可惜,這些都是幻想而已。

湖州!

數十萬宋軍臨河設防,已經從長興撤回。

城內的議事廳內。

虞允文微微仰著頭,有些愣神,大將孟拱、呂文德等人都沉默不語,廳內的氣氛有些沉凝。

“虞相,如今明軍潰敗,我軍該如何行事?”、

半響之後,孟拱有些忍耐不住,主動的問道。

虞允文暗中苦笑,雙眼深處蘊含著一絲無可奈何的頹然,越是聰明人,對眼下的局勢看的就越是清楚。

尤其是虞允文這種頂尖聰明人。

他雖然在軍略上不算頂尖,但也能看出夏軍宛如碾壓一切的大山,而臨安大宋,兵馬、大將全部處於劣勢。

若是明軍還在,雙方聯手還有一戰之力。

現在明軍脆敗,只剩下宋軍,怎麼可能擋住夏軍的百餘萬戰兵呢?

只要想到夏軍陣中的傅友德、賀若弼、史萬歲、慕容紹宗、謝玄、韋睿等歷史上頂尖的名將,他心中就是一陣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