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沫沫 作品

第266章 水路(第2頁)

    王景也只能逃回乞活軍的河邊營寨,東湖寨根本抵擋不住。

    在決定強大自身找機會自立後,王景有下意識的忽略了自己和東湖寨其實是乞活軍麾下的屯田軍墩而已,三百餘百姓和一隊士卒還不是他的所有物。

    既然東湖水寨擋不住水賊的報復,王景最好的辦法就是如沈翼所言,把收穫的十幾艘船隻送給校尉冉亮。

    讓他擁有和梁山水賊在東湖交戰的能力!

    乞活軍的壯大,東湖寨就越是安全。

    “除了這些之外,隊主擊敗水賊,斬殺水賊頭領,還獻上十艘船隻,這是立下了大功!這時候隊主再請求調撥流民,肯定能成功!”

    沈翼說道。

    說起來,上次張渾在東湖走了一圈回去後,王景讓他請求校尉再調來流民的要求,就像是往水裡打了水漂一樣。

    根本沒有濺出多少水花。

    對此王景也能理解。

    張渾在乞活軍當中人脈雖好,但畢竟不是核心,他在乞活軍之中並沒有太強的話語權。

    並且如沈翼之前所言,冉亮雖然收攏流民命人屯田,但本質上對這種內政並不看重。

    王景屯田的事情做的很好,但也沒有達到讓人驚歎的程度,自然無法打動對方。

    這次不同。

    擊敗兩百多梁山水賊,陣斬梁山頭領,這是實打實的軍功!消息傳到乞活軍,定能讓他得到冉亮的看重。

    到時候,王景再提起調撥流民以及其他物資的事情,冉亮不可能拒絕。

    “先生說的不錯,我馬上派人去河邊寨!”

    對於正確的建議,王景肯定不會拒絕。

    他對於自己有著清楚的認知,自己得到了趙雲的傳承,未來個人實力肯定不會弱。至於統兵作戰,也有一些天賦。

    但內政民事,還有和其他人的勾心鬥角,他很不擅長。

    好在沈翼這位歷史長河中名不見經傳的人才,暫時彌補了王景的缺陷。

    有時候。

    王景都在心中慶幸,如果沒有沈翼的幫助,只憑他一個人努力,東湖寨想要發展到現在的程度,需要的時間至少要翻三倍。

    “還有這些水賊俘虜,留下一些充當苦力,剩下的也都送到河邊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