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 作品

第226章 俱樂部


  校書郎來濟聽完武懷玉的想法,道:“那不就是漢代的邸報嗎?”

  漢代實行郡國並行制度,各郡在京城長安都有辦事處,稱為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太守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以及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朝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或絹帛上,由信使快馬經驛道傳送各郡。

  “我這個報紙不僅如此。”

  懷玉當然沒興趣搞出來一份這樣的抄貼。

  他辦報紙的念頭,其實是源於這段時間搞圖書後的啟發,書籍很貴,紙張也貴,文化學術其實是掌握在很少數人手裡的。

  掌握學術,自然也就掌握了很高的話語權。

  懷玉倒沒想著說要去爭奪這個話語權,這是很危險的事情,歷代朝廷都在打壓那些掌握學術的門閥士族,這裡面的鬥爭殘酷激烈無比。

  他想的也只是先慢慢的插個眼布個子,學術權這個先不要去碰,碰點輿論的參與權。

  “有何不同?”

  “內容不同,我打算辦的這個報紙,暫計劃叫京報,不僅是把皇帝諭旨、臣僚奏議以及有關官員任免調遷等朝廷公開內容抄錄,而且還打算加上一些詩詞歌賦、地理雜誌、甚至是雜談逸事、以及諸如各地物價等,”

  他沒打算馬上弄什麼時事評論這些,這些太危險,一般人沒那資格議論國事。但多搞幾個版面,什麼詩詞歌賦、傳奇志怪小說、以及一些物價等,這些自然是能登,也估計能吸引一些人的。

  畢竟相比起傳統的書籍,這種既有些時事新聞性,又還有些雜文故事,也比較新奇。

  “如果有這麼一份京報,每五到十日一刊,一份五千到萬字左右,你是否願意購買呢?”

  來濟驚訝這設想。

  “每五到十日就一刊,長期刊印,每份五千到萬字,這能做到嗎?”

  一個非常熟練的抄書人,一天最多也就抄一兩萬字,普通抄書人,可能要一天才能抄一萬字。

  “要抄錄整理編輯、校訂,出稿後再抄寫、校正,五到十天一刊,做不出多少份吧?”

  一百個抄書人一天頂多二三百份,但出稿校訂花的時間更長。

  以前的邸報,就是抄錄一些朝廷公文,快馬傳遞,各郡派人抄錄,也就是抄寫一兩份就行。

  現在要搞這麼多內容且出售,那自然不可能再只是一兩份,那必須和賣書一樣得有數量。

  可賣書又不同,一本書編輯定稿後,可以邊抄邊賣,這報紙既然是要刊印朝廷公文等,那就得有時效性。

  “五天一期比較好,”懷玉也道,“至於說抄寫的問題,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雕版印刷。”

  “什麼是雕版印刷?”

  “就是雕刻一個模版,然後印刷,就跟用印蓋章一樣,這樣雕刻一張模版,就能蓋上幾百甚至上千張,”

  唐人還沒有雕版印刷,這時代不論是圖書,還是寺觀的經書,都是手抄。哪怕是尚書周易詩經這些經書,都是手抄。

  官方會雕刻一些石刻經書,做為範本。

  相較之下,雕版印刷術在印刷那些量大的書籍上,肯定是非常有優勢的,雕刻一副版,可以反覆使用,而且只要校正了版,那麼就不用再每本書都要校訂了,甚至不需要會識字寫字的人,也可以印刷書籍。

  這可以把書籍的價格打下來,擴大文化的傳播。

  當然,雕版印刷還有一些技術性的問題要解決,雕版倒不是問題,畢竟這跟刻印章是同理,刻印也有陰文陽文,優勢的匠人根本不是事。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墨水。

  蓋章用印泥,寫字用墨水,但印刷需要的是油墨,而不是普通墨水。

  懷玉覺得這也不是問題,拿出錢來,找那些制墨的匠人,重金懸賞,讓他們研究,有目的性的努力,肯定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