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618【徐州名勝】


    朱銘抵達徐州的次日,大清早就有數百人候在賓館外面,都是可以跟太子一起出遊的官吏、士紳和商賈。

    “退後,退後,不得擁堵街道!”

    一群士兵跑來維持秩序,卻不是太子親衛,而是徐州本地兵。

    徐州作為鋼鐵冶煉基地,自然是要駐軍的,專門編練了一支新軍。

    算上後勤部隊,總數三千多人,主將為楊鶴,副將為劉隆。

    楊鶴是跟隨朱銘起事的金州老兵,因作戰失去兩根手指,先是留在四川做巡檢官,去年才調來徐州編練新軍。

    劉隆卻是文官劉宗之子,劉宗以前在山東提舉茶課。父子倆遇到宋江等人造反,追隨張叔夜募兵平亂,劉宗已調去河北當官,劉隆卻直接轉為武將。

    對了,劉隆有個十歲大的兒子叫劉寶,正是按兵不動坐視魏勝戰死那位。(歷史上,劉家父子都做過岳飛部將,劉隆還跟著岳飛一起剿滅楊么。)

    “劉將軍,戲馬臺那邊,務必不能讓生人靠近。”魏拱叮囑道。

    “縣令放心,俺早就安排好了!”劉隆拍胸脯說。

    兩人的關係居然還不錯,他們怎想得到,在另一個時空,彼此的兒子有那麼大仇。

    “太子親衛出來了!”

    “東門也有太子親衛進城!”

    “……”

    人群中傳來呼喊聲,隨即爆發出嘖嘖讚歎。

    親衛昨天趕路都沒著甲,今日卻是把甲冑穿上,那些重甲侍衛的裝備,瞬間帶來無限威壓感。

    全身上下,都包裹在步人甲中,只漏出三個黑漆漆孔洞,侍衛們用來觀察和呼吸。

    一個衙前吏奔來耳語,魏拱低聲驚呼:“不是說先遊玩燕子樓嗎?”

    “怎麼了?”宇文常問。

    魏拱說道:“太子親衛說,今日先去黃樓,已有數百侍衛將黃樓圍住。”

    宇文常道:“臨時改變路線,或許是為了太子安全。”

    魏拱猜測道:“恐怕也是在勉勵徐州官吏。”

    蘇軾做徐州太守時,上任不足百日,就遇到黃河在河南決口。

    十天時間,洪水就淹到徐州這邊。

    這場洪水整整持續了兩個月,足見黃河氾濫有多可怕。

    蘇軾在洪水還沒來之前,先是嚴禁富人出城,以此穩定徐州民心。繼而組織修建防洪大堤,蘇軾冒著罷官風險,違規調動徐州禁軍築堤。

    洪水之後,大量災民無家可歸。

    蘇軾就以工代賑,僱傭災民修築黃樓、加固城牆。

    黃樓足足三十多米高,蘇軾為了節省材料,甚至把州衙拆了一部分。

    朱銘選擇先登臨黃樓,而不去遊玩燕子樓,即在勉勵告誡徐州官吏,一切應當以民生為重!

    “噹噹噹!”

    “嘎嘎嘎嘎……”

    幾聲囉響之後,賓館大門開啟。

    先是一隊近衛出來,繼而朱銘帶著隨行官吏出現,外頭的人群紛紛伸直脖子圍觀,還伴隨著鋪天蓋地的問候聲。

    本地士兵淨街開道,本地衙前擊鼓鳴鑼,太子侍衛們保護著車駕前行。

    甚至連街道兩邊的樓房,都嚴格排查過,不準任何人攜帶弓弩。不時還有士兵,巡查街邊的圍觀百姓,防止有人攜帶武器混進來。

    陣仗搞得挺大,朱銘不便責備,因為地方官吏不僅在討好他,也是害怕他出現什麼安全意外。

    黃樓在東門附近,那裡已經有太子侍衛站崗,而且每層都有侍衛保護安全。

    重甲侍衛不易攀登陡峭樓梯,因此是火槍手陪同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