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521【強攻和南軍司】


                 蘭州。

  楊志手裡拿著剛收到的大元帥府和兵部令:“月底出兵,不必理會西夏議和。就按咱們之前商量的,姚將軍去打振武城(古骨龍城),俺帶兵去打和南軍司。”

  姚古忍不住發問:“北邊沒有友軍配合?”

  “那裡不管了!”楊志說道。

  种師道瞬間明白朱銘是啥意思:“太子這是一改舊宋徵夏方略,今後打算先奪取河西走廊啊。”

  北宋和西夏交戰,在最近七八十年,核心爭奪區域一直在橫山方向。

  北宋佔據那裡,可以依靠橫山的人力物力進攻,也能層層建立寨堡進行防禦。若失去那裡,想要攻入西夏腹地,就得跨域山區和荒漠,調集大量民夫和糧草勞師遠征。

  西夏佔據那裡,同樣可依靠橫山的人力物力進攻,否則就要穿越大片荒漠地帶。

  而現在,朱銘破罐子破摔了!

  因為西安州、懷德軍兩地,幾乎被西夏完全佔領,會州北部也落入西夏之手,大宋數十年征戰成果毀於一旦。

  劉延慶這些邊軍將領,勉強能夠守城,根本不可能奪回失地,而且朱銘也沒那麼多錢糧供應他們出兵。

  那就不管橫山了唄,隨便給點錢糧,剩下的讓他們自己解決。相關地區的武將,全部任命為知州或知軍,軍政權力集於武將一人,實質等同於讓他們做軍閥。

  這些武將做了軍閥,自然會打起精神守衛疆土,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地盤!

  劉延慶、折可求、劉正彥等人,收到任命詔書大喜過望,果然絞盡腦汁防備西夏和金國。

  朱銘對他們要求不高,別被一下子打崩即可。

  等平定南方之後,再跟金國穩定戰線,就能騰出手來清理軍閥了。

  橫山那邊地形太複雜,朱銘不想採用大宋的戰略。

  他的想法正如种師道所言,橫山先讓西夏佔著,大明邊軍守城防禦。大明的主力部隊,直接往河西走廊打,路途雖然遙遠,但後勤運輸反而更方便。

  一旦奪取河西走廊,西夏的人口和糧食資源都將銳減,商業收入也會被打得粉碎性骨折!

  這次要奪取的和南軍司、古骨龍城,都是進入河西走廊的門戶。

  特別是和南軍司,那裡屬於西夏的南部戰區核心!

  五月底,誓師出兵。

  楊志領兵兩萬二千人,順著喀羅川(莊浪河),直取西夏的和南軍司。其中,一萬八千人是四川兵,四千人是李彥仙的雜牌騎兵。剩下的四川兵和雜牌步兵,留在蘭州駐防,隨時支援蘭州各寨堡。

  姚古統兵四萬五千人,從西寧出發,順著浩門河攻打古骨龍城。

  姚古的四萬五千人,是把輔兵民夫也算上,真正有戰鬥力的還不足一萬。

  楊志的兩萬四千人,卻都是能打仗的!

  楊志帶的民夫不多,因為攻擊目標實在太近了。和南軍司與蘭州城的直線距離,還不足一百二十里,實際距離不到一百六十里,且全程都能順著河谷行軍。

  ……

  卓囉和南監軍司(永登縣紅城鎮)。

  好巧不巧,西夏國相李遇昌在此。

  這廝去年也想撈取戰功和威望,統領西夏的西部軍團和南部軍團,出兵攻佔會州北部和西安州全境。

  李乾順倚仗的遼將蕭合達,同樣參與了入侵行動,統領西夏的東部軍團,去打折可求等人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