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296【薛道光訪日】



 “陛下,臣聞巨舟出港經年,揚帆千里,遍尋海國。至今傾覆三艘,而未得遇仙蹤,臣請攜弟子為陛下海上訪仙!”

 延福宮內,薛道光長跪於地。

 宋徽宗嘆息:“卿也要棄朕而去耶?”

 薛道光連忙說:“臣並無此意,只是為陛下尋仙。臣……也有私心,欲在海上尋訪祖師蹤跡。”

 宋徽宗仔細想了想,揮手道:“依卿之意,擢卿為尋仙使。去吧,早去早回。”

 “謝陛下!”薛道光躬身欲退。

 “慢著,”宋徽宗喊道,“日本國久不來朝,卿尋仙之時,帶上牒文與國書,可順道去日本催促。”

 “是。”薛道光領命。

 宋徽宗左右看看,寵臣依舊在,但他重用的道士卻沒有了。

 王仔昔死於獄中,林靈素被放逐,薛道光又請求出海。

 這一個月來,找出各種藉口,請求離京的道士越來越多。

 去年,宋徽宗崇道到了極點,如今已然盛極而衰。

 他聽從林靈素的建議,將佛陀菩薩改名為大覺金仙、仙人、大士等稱號。比如觀音菩薩,就改叫觀音大士。

 寺院改稱宮觀,住持改為知宮觀事。僧人改稱德士,尼姑改稱女德,皆不準穿僧服。

 又冊封老子、莊子、列子,全國興建道學校,允許修道之士進州學、太學讀書,在太學當中設置道學博士。

 宋徽宗還親自給《道德經》作注,蔡京領銜編修《道史》。

 一切的一切,在連年天災面前,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皇帝啊,你自稱是上帝之子,為何上帝還要降下恁多災禍?

 去年黃河水漲,淹到東京城外,宋徽宗讓林靈素出城作法。

 正在緊急加固堤壩的役夫,他們又累又餓,心中早已有沖天怨氣。

 眼見林靈素前呼後擁出城,不但不幫忙,反而讓他們暫時停工,先搭建一座法壇高臺。想到壘了高臺還要拆,拆了高臺還要加固堤壩,又思及林靈素的徒子徒孫欺壓百姓,役夫們的怒火終於爆發了。

 他們拿著各種工具,一窩蜂朝林靈素衝去。

 隨行的道士和禁軍難以抵擋,林靈素狼狽逃回城內。

 此事鬧得很大,因為黃河堤壩,關乎整個東京城的安危,搞得宋徽宗都很快聽說。

 林靈素依舊不知悔改仗著皇帝的寵信,竟為鄆王趙楷(原為嘉王)撐腰,故意跟太子爭道。他一個道士,敢讓太子避駕讓路!

 無數大臣為之憤怒,特別是那些小年輕,紛紛上書彈劾。

 宋徽宗也有些生氣,同時又感到無奈,只得讓林靈素返回溫州老家。

 不敬太子的忤逆大罪,林靈素非但沒有下獄,居然還能保住各種封號。離京之時,又加封太虛大夫,風風光光返回家鄉。

 正直大臣們,卻不甘止於此,繼續彈劾林靈素的徒子徒孫。

 一樁樁罪證拿出來,那些道士為非作歹、殘害百姓,道觀和道學大肆兼併京畿土地。

 宋徽宗也只能再次退讓宣佈裁撤全國道學校,並處罰一些臭名昭著的道官。

 皇帝這次為啥不一意孤行?

 因為道士們名聲太爛,激起了太多民憤!

 同時,朝廷財政窘迫,又遇到連年天災,宋徽宗口袋裡沒錢,實在是硬氣不起來。

 ……

 薛道光帶著二十多個親傳弟子離京,沿途被人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