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187【帝堯害民】

    古葵丘李莊,位於葵丘的東南側。

    而在葵丘的西北側,還有一個五霸崗村。

    兩村皆有千年歷史,真個就在世代拱衛葵丘(五霸崗)。

    當晚在李濟家裡吃飯,還有幾個村老陪坐,大部分姓李,少部分姓劉。

    估計是村中常有遊客來訪,他們已經習慣了,對旅遊接待這種事非常熟練。

    翌日,朱銘還未起床,村中便準備好香燭。

    以私人身份,隨便祭拜一下即可,不能搞得太正規,特別是不能用牲,因為涉及違制的問題。

    不管是稱為葵丘,還是叫做五霸崗,都能從名字得知其地形。

    並非小土坡,而是大土坡!

    隆起於地面的部分,方圓超過一公里。土坡上還住著村民,亦有許多農地,種著粟米、葵菜等莊稼。

    李濟指著土坡上一塊界石:“過了此石,便是五霸崗村。俺們李莊,還有那五霸崗村,每年都會合祀葵丘。”

    兩村的邊界地帶,有座壘起的土臺,臺下長滿草木,但還能辨出人工痕跡。

    周圍還有幾塊石碑,多為來此憑弔的名人所立,也有本縣撥款修繕會盟壇的碑刻。

    焚香祭拜一番,李濟說道:“太守不妨留下墨寶。”

    拱衛葵丘的兩個村,總是互相比拼,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就是比哪個村的名人墨寶更多。

    朱銘登臨會盟壇,不由心生感慨,回頭看向李寶。

    歷史上,金兵肆虐山東,李寶便是在此起兵抗金,還留下一首打油詩:昔日諸侯會此盟,壇高路遠望京城。靖康之恥埋壯志,葵丘點兵吹角鳴。

    “拿筆來!”朱銘說道。

    李濟親自研墨,他昨晚已經打聽清楚了,原來這位朱知州便是探花郎。

    村中李、劉二姓,各派一人整理香案,紙筆便放在香案之上。

    李濟把墨水研好,捧筆交給朱銘,只見其揮灑書就:“葵丘霸氣若虹霓,東略何緣遽不知。宰孔晉侯相遇處,齊桓已作在床屍。”

    “好詩!”

    李濟讚歎道:“以往的儒生到此憑弔,詩詞皆寫會盟之事,唯獨朱太守,寫的是仁政與民心!”

    李寶湊過來反覆,迷糊道:“哪裡在寫民心?哪裡又有仁政?”

    李濟氣得一巴掌扇過去:“讓你讀史,讓你讀史。你生在葵丘,跟齊桓公相關的史書都不讀嗎?”

    李寶捂著後腦勺,頗為委屈的樣子。

    見旁人也不明白這首詩,李濟解釋道:“宰孔便是周天子的太宰,他說晉獻公雖有山河之固、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卻對內不修仁政,對外不善邦交,必定失去人心而死。當年,晉獻公就死了。而齊桓公,也步了晉獻公後塵。齊桓公還在出殯,齊國就遭到宋國進攻。”

    朱銘其實另有深意,他抄這首詩,是在罵宋徽宗。擅啟邊釁,不修仁政,大失人心,遲早身死而國滅。

    朱銘拱手讚歎:“老先生熟讀經史,鄙人佩服之至。”

    “老朽略通經史,太守謬讚了。”李濟捋鬍子微笑,心中特別得意。

    別的史書,或許他不精通,但其生在葵丘,春秋歷史卻讀得滾瓜爛熟。

    朱銘憑弔葵丘之後,又被帶去村子東南方,那裡有三官廟和白衣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