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153【生意經】


  陸宰租出的這處宅子,屬於廊院與四合院的結合體,可視為廊院向四合院演變的過度型。

  東側為廊房,西側為廂房,並不對稱。

  正中是堂屋,堂屋兩邊還有耳房。

  後院有一排房屋,總共三間臥室、一間書房。

  前院也挺寬敞,東西兩側隔出有小房間,那屬於傭人居住的地方。傭人房屋,砌牆隔出來,中間用於大門出入。

  如果按照明清四合院規制,這應該算三進才對,前院也能算作一進。

  廚房和柴房,則是從圍牆開了道門,佔用巷道增修而來,妥妥的違章建築。

  這樣的房屋佈局,當初多半花錢改建過。

  在屋宅面積緊張的情況下,主人家想要增添情趣,又得留足房間使用,於是搞得有點不倫不類,甚至還違章擴建佔有巷道。

  朱銘、陳淵和閔子順,各要了一間內院臥室。

  白崇彥睡在廂房。

  眾人的隨從,擠在兩間耳房和一間傭人房裡。

  從陸宰手中買來的兩個女傭,則擠在另一間傭人房。

  堂屋和書房,大家公用。

  這麼多人擠在一起,實在夠寒酸的,但誰讓東京房價貴呢。

  白崇彥和閔子順,目前只有迪功郎身份,月俸是十二千錢。

  非要說十二千,而不說十二貫,這是因為混亂的貨幣體系。

  宋代官方規定,1貫等於770文,這叫省佰。但民間交易,依舊習慣1貫等於1000文,此為足佰。另外還有市佰,即根據銅錢成色來確定多少錢為1貫。

  比如他們租房子,月租一百貫,就是按足佰來算,每貫折一千文銅錢。

  白崇彥的月工資,都不夠支付房租,得倒貼錢住在京城。

  另外還有元隨錢,就是朝廷掏錢給官員養隨從。朱銘、白崇彥和閔子順,都有兩個隨從名額,每個隨從月薪500錢。

  但每月500錢,只能保證隨從在東京不餓死。

  朱銘的情況要好得多,因為他有差遣,可以拿雙工資。

  文林郎的月俸是15千,祿米每月3石,每年還要發佈匹做衣服,另外又有一些雜項錢。

  (行)太學正的月俸是18千,每月也有祿米,每年也要發佈匹。(太學正為正九品,比文林郎品級低。差遣比寄祿官品級低,這種情況叫“行某某職”,比正常工資略高一些。)

  雙工資再加上雜七雜八,朱銘的月薪大概在38千左右,刨去房租還剩下13千錢呢。

  薪水豐厚的朱銘,此刻正在除草。

  廊前有一排花壇,雜草已長起來了。除草護花,權當陶冶情操。

  “嗙嗙嗙!”

  外面有人扣響門環,古三跑去開門。

  閔子順扔掉雜草出去迎接,卻是何粟三兄弟。

  雙方互相寒暄幾句,何棠拎起手中羊肉說:“上好的羊腿肉!”

  閔子順接來扔給隨從,讓其拿去交給廚娘:“三位來就來了,何必還自帶吃食?”

  “總不能白吃白喝。”何粟說。

  “三位快請進。”閔子順抬手引路。

  腳步聲傳到內院,朱銘喊道:“快過來幫忙!”

  三兄弟笑著擼起袖子,跑去幫忙除草。

  他們身為蜀學門徒,修道唸佛養花,可謂樣樣精通。拔起雜草來,手腳比朱銘麻利多了。

  不多時,又有人敲門,卻是秦檜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