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086【私鹽販子】

    因為剿匪,朱國祥的婚期延後,找棺材店的八字先生算了下,另擇的吉日距離現在還有半個月。

    朱銘決定回山寨看看,沒跟老爸去見老爸的老丈人。

    一直陪同提學使,朱銘好幾天沒回去,著實有些擔憂,坐著小船可謂是歸心似箭。

    然而,除了民心稍安,大明村沒啥變化。

    也就把燒燬的廢墟清理出來而已。

    張廣道還在外面辦事,白勝暫領副村長職務,他喜滋滋過來彙報工作:“村長,張三哥前兩天回了一趟,帶過來二十多個逃戶。山下有些空房子,俺就讓這些逃戶暫時住進去。”

    “到底二十幾個,具體講清楚點。”朱銘說道。

    白勝說:“把吃奶的娃娃也算上,一共新來了二十六個。”

    “好!”

    朱銘非常高興,村中人口不滿七百,瞬間新增二十六口,人口增漲率已超過3%。

    白勝忍不住說:“村長,你是沒見這些逃戶有多慘。俺以前也算慘的,跟逃戶比起來,過的那是皇帝日子!”

    “慘到哪種地步?”朱銘問道。

    白勝說:“哥哥知道棕毛吧?就是拿來做蓑衣、棕墊那種。那些逃戶,連麻衣都沒幾件,還在用棕毛做衣服穿。全家三四口人,就一件麻衣能穿出門,要穿著下山去買油鹽。到了冬天,全家擠在一床麻被裡,關上門窗靠烤火捱過去。每年冬天都要凍死人!”

    “他們不自己種麻紡布?”朱銘好奇道。

    白勝說:“山裡能取水的地方不多,能用水灌溉的地也不多,哪裡還捨得去種麻?種出來的糧食,還得背下山換油鹽,能不餓死就算運氣好的。”

    朱銘沉默。

    他跟父親穿越之後,一路從下游過來,那裡到處都荒無人煙。隨便在江邊開荒種地,也比躲在深山裡強上百倍。

    只能說,這些逃戶太過害怕,連荒蕪江邊都不敢住,擔心被官府發現了要徵稅。

    朱銘吩咐道:“每個新來的逃戶,送他們六尺麻布,好歹得有身衣裳穿。”

    “哥哥仁義!”白勝早就看不下去了。

    朱銘問道:“張三哥有沒有說,他能接來多少逃戶?”

    白勝說道:“估計兩三百個吧。也有逃戶日子過得不錯,他們在山裡佔了水源,聚起在一起變成逃戶村。這種逃戶村裡的人,平時有吃有穿,是肯定不願來的。”

    如果能吸收兩三百逃戶,那大明村的人口就有望破千!

    不怕人多,漢江下游有的是荒地。

    朱銘吩咐道:“這二十六人,分配給六位甲長,讓他們安排房屋和土地。還是老規矩,成年男丁給一畝地,成年女丁給半畝地,然後再讓他們佃耕和開荒。我給他們提供種子,再每人每月發給三鬥口糧,口糧只發半年。開墾出的荒地,三年免稅。”

    不能立即賞賜太多,得慢慢來,否則本地村民會有想法。

    但這麼一點薄地,肯定無法生存,即便再去佃耕也極為辛苦,於是就有了所謂的開荒。

    那是一種半荒蕪狀態的山地,之前已經有人耕種,死後被朱銘沒收。只能隨便種些高粱,一年也收不到幾粒糧食,開墾兩下就算是變“熟”了,屬於一種變相的賜田行為。